网站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杂文 > 散文 > > 正文

生命的暖炉

来源:中创文网 作者:陈秀丽 时间:2022-03-03

 

生命的暖炉

——温州市沿浦百年铸锅厂的兴衰史

陈秀丽

 

一、探访寻迹

民以食为天,无锅不成食,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温州苍南最南端的沿浦镇,曾有一座铸锅厂名扬浙闽边界一带。遗憾的是如今已被岁月尘封,仅剩几个老人尚知它的“前生今世”,不禁急切前往,去寻找“锅祖锅爷”遗留的踪迹。周日的午后笔者如约敲开位于沿浦镇中街桥头边杨金清师傅的家门。杨师傅是沿浦铸锅厂第三代老师傅。八十四高龄的他,头发乌黑,皮肤光亮,大概与他热爱劳动、生活自律有关。身材高挑的他颇温雅,一点都不像曾经握铁炼火几十年的老师傅。我的到来,他非常开心,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后便迫不及待地与我分享他几十年的从业经历。不曾想,一个耄耋老人,对自己一生的履历清晰如昨,顺着时间的流线娓娓道来,曾经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场景在他清晰的表述下,如影片般在眼前播放。

 

二、用生命搭建的暖炉

将时光机调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杨师傅的外公韩邦禄为了谋生,携妻儿从苍南县中北部的新安乡云兜村迁移到最南部的沿浦镇。在沿浦中街石板桥边安家落户,租了住房并搭建了简易铸锅棚,将他在家乡学的技艺带到沿浦,为苍南南部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里大概是他经过考察后精心选择的最佳地点,依山傍水有海路,附近山上便有铸锅模具材料——红赤土,韩家父子几人便在这里开始了他们艰苦的创业生涯。这也是沿浦镇早期的家庭作坊雏形,在当地的生活饮食与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大锅饭”失败后的那段时期。

一个看似型体简单的锅,制造过程极为复杂。先要做模具:外模和内模(锅背与锅面的模)。外模的制作材料是红赤土粉和稻草,稻草不能直接使用,要浇上水盖上麻布,发软后再搅碎。但又不能发得太软,会烂掉,不硬不软才有韧劲,这个没有技巧,全凭实践经验。发软搅碎后的稻草再与红赤土按1:3的比例混搅均匀,打磨成外模,中心留个小孔,用于浇注铁水,再晒干。内模是锅面的模,制作更为复杂精细,取碳末用火烧红后捣碎,用双层筛子筛取中间不粗不细的一层碳末,再用规格100孔的筛子进行二次筛取,前后共三遍筛取,精筛出的碳末再按比例与红赤土粉和海沙进行搅拌打磨,反复打磨成型再晒干,即为内模,内模若做的不精细,锅面就不平滑,所以必须精工细磨。外模与内模合拢,边沿封紧,便成一套模具。但不能马上使用,要放置一年后再用,想要经得起千度高温锤炼,必须先经受时间的考验,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传统技艺,从不马虎。

有模具可使用后,炉里便可以烧铁水了(那时主要材料是锡)。炉深约一米二三,内径大概五十公分,内层也是由碳末和红赤土粉打磨而成。铁水要烧到一千五百度左右才能铸锅,要持续保持温度,不然锡会冷却,所以每次出工要连续两天一夜不能停歇,亦父亦师,父子师徒四五人齐上阵,日夜不停歇。夏天更是艰苦,骄阳烈日下,再经受千度金属冶炼的煎烤,每天是满身汗水且一脸的油光乌黑。冶炼燃料是木炭,需要两人用手拉鼓风机助燃,烧好的铁水,用木柄撬翻,倒进大铁勺,再往外模中心的小孔浇铸,冷却成型,即为锅。所以那时的锅,锅背底部都有个隆起的圆圈,像“肚脐眼”,本地人称之“锅脐”。后来技术革新,用机器带动鼓风机,效率大大提高,一炉铁水烧到一千多度只要二十多分钟。一炉可以浇铸二十六英寸的大锅两个,十八英寸的小锅三到四个,两天一夜可以生产两百个左右。一套模具大概浇铸四五炉铁水就废了,所以铸锅的同时还要提前做模具,保证生产不能脱节。

早期主要生产锅和汤罐(火灶上与锅紧挨着借灶膛火加热的水罐)。刚开始规模不大,产量和销量都不多,仅限于附近一带的乡村,有时也让杨师傅的父亲杨诚垦挑担出去卖。因技艺精湛质量好,价格实惠服务好,所以口碑越来越好、越传越远,生意日益红火。艰苦奋斗了七八年后,在一九三八年,韩师傅在铸锅棚原地造起七间屋内带连廊的二层楼大房子和四间小厂房,从此安居乐业,这时韩师傅的大外甥杨师傅正好一周岁。

但好景不长,一九四五年,一架日本飞机被击落在附近村落,很多村民去捡铝铁残片卖给铸锅厂。有大量的残片要冶炼,师徒几人日夜赶工,韩师傅在冶炼过程中不慎全身被烧伤,致双目失明,自此,铸锅厂由他十六岁的大儿子韩定专掌管。因年少缺乏经验,无法完全胜任,重伤卧床的韩师傅却能凭耳朵判断炉火温度,遥控指导。三个聪明又勤劳的儿子,在父亲的指导和影响下,不畏劳苦,总算把家业传承下去,个个都是技艺高超的技术员。后来越做越大,产品不但在本县销售,还通过海路销往福建沿海等地,盛极一时。

一九五八年,杨师傅二十一岁,开始当学徒工。国家正好进入“大跃进”时期,急于靠工业发展经济,全国上下掀起大炼钢热潮,家家户户翻箱倒柜找出所有铁质金属交公冶炼。韩家更是如此,家里有的就是锅,一夜之间全部被收走,并服从政府安排,与马站区的农械厂合办。同时实行食堂公社“大锅饭”,吃饭不要钱,锅也不用生产了。一九六二年,铸锅厂由当时的马站区政府接管,政府每月付二十多块工资雇用杨师傅管理。因分配不均,又遇上三年自然灾害,缺粮少食,全国人民生活极端贫困潦倒,难以为继。这种全民“同锅同食”的日子没维持多久便宣告失败。更为尴尬的是全民无锅,有米都难炊,家家户户急如热锅上的蚂蚁。韩师傅家更是急坏了,每天有很多人在家门口排队买锅。最多时有两三百人在院子里排队,队伍触角伸向街头巷尾,甚是壮观。那时全县只有南北两家铸锅厂,四面八方的老百姓赶来买锅。一次工时两天一夜最多只能生产两百个,根本满足不了,师傅们没日没夜赶工生产。后来政府不得不采用凭票购锅,即买锅也要凭指标。怕引起混乱,杨师傅把七间房子的大门都关紧,通过一扇大窗户售锅,收进一张票,递出一个锅,每天忙得喘不过气来。如此“盛况”,闻所未闻。回忆此情景时,杨师傅也噗呲地笑了,想必那是他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之后,政府又把铸锅厂交给韩家,但没几年,到了一九六七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又归沿浦大队接管,并迁移到石板桥另一头原电影院旧址旁,几年时间,铸锅厂的命运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再后来又回到韩家手中,自行经营,第三代的孙辈开始接管,包括外甥杨师傅。七八十年代才开始趋于平稳发展。但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国家经济体制发生巨大变化,各行各业的家庭作坊、私营企业开始兴起,打破了原有的格局,铸锅厂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一是未能提升转型,适应新形势,被新时代的新技术所替代;二是年轻一代不愿意再干这样的苦力活(都转行经商)。杨师傅也被马站农械厂聘请去当技术员,直到退休。到了第四代,只有杨师傅的大儿子子承父业,但身单力薄,无力撑天。

 

三、向时代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铸锅厂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隐没在滚滚尘烟里,连同它曾经无比辉煌的历史。在新时代来临之际,结束它光荣的历史使命,向时代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这个生命的暖炉,这个韩家几代人用全部的心血乃至生命搭建及燃烧的暖炉,在近百年的烈火锤炼中,谁也记不清它曾煨热了多少生命,曾给予多少生的希望,也许只有星月知道,只有风雨知道。如今,它所有的行当都被二零零六年的那场桑美台风无情摧毁,七间承受着近百年使命重任、见证历史的大房子也灾后重建,一切都不再是原来的模样。但它的灵魂深处依然发着火光、冒着热气!

 

责任编辑:宁 虹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上一篇:春天美食话春卷

下一篇:西部之旅散记

栏目导航
Copyright © 2018-2023 中创文网 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15927618989
本网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网站备案:鄂ICP备2022005271号
鄂公网安备4209020200051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