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真可怕
谚语类似成语,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口语。但如果因为发音不标准或理解偏差往往会闹出很多笑话。
邻居家的表姐是高中毕业生。她能说会道,出口成章字字珠玑。在七、八十年代也算得上知识分子,是我崇拜的偶像之一。她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于方言较重,我理解成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敬神”。我就不明白,这被蛇咬和敬神又有什么关系呢?虽然我没被蛇咬过,但我被蛇吓过,而且不止一次。可每年过年的时候,我都会虔诚的小心翼翼地去敬神。敬天神、敬灶神、敬山神,我一边敬神一遍思索着表姐的那句名言,仍百思不得其解,这也成了我多年来的一块心结。
我在寻找答案中慢慢长大。再后来,我的孩子也慢慢长大。在一次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漫画版的成语字典。看着那根盘成蛇形的井绳插图,我的脑子豁然开朗,原来表姐所说的“十年怕井绳”,此“井绳”并非彼“敬神”啊……
在上卫校的时候,有同学爱利用周末在宿舍里起小灶。有个姓邵的同学常常在做菜的时候总说“好厨子一把盐”。我想既然好厨子用盐都是拿把抓的,那么炒菜咸的就一定是好厨子。
直到若干年后和堂兄在外一起吃饭时,堂兄对菜赞不绝口,说:“果然是好厨子!”我立即反驳:“什么好厨子,连盐都尝不到。”堂兄笑着说“好厨子一把盐。”我啊——了一声,原来“一把盐”是“把关的把”。
刚出社会的时候,为了锻炼自己,我常打些短工。那一年冬天气候十分干燥,陇塬大地的农村到处都是尘土。土山土海,寒冷和干燥让大地像要龟裂了一样。一起打工的小明每次开饭前总用筷子敲着碗拖着长音说:“干冬湿年,干冬湿年呀!”我却理解成了“干冬十年”,虽有不解但不好意思开口问。直到年关来临的时候,伴随年来的还有瑞雪。大人小孩都在嬉笑颜开中快乐的享受着美食过着年。我没有多想,也快乐的过完了年。
第二年冬天同样的寒冷和干燥,同样的龟裂,同样有更多的人拖着腔说着同样的“干冬湿年”。我想,这些人一到冬天恐怕是闲的没有话题吧!“干冬十年”,反正今年已是第二年,再有八年“干冬”就会过去。到了年关又是瑞雪盈门,男女老少个个欢天喜地,更有人拿今年的雪量和去年的做着对比。从笑容里能读懂他们的喜悦和满意。又有人笑着嚷着不断重复着“干冬湿年,干冬湿年啊!”这会没有拖腔,我仿佛听清楚了,也似乎明白了,原来“干冬不是十年”。
幼稚和愚昧使我忘记了这是一群靠天吃饭的农民。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汗水和智慧总结出了许多的生活用语。这是没文化的我,远不能及的!
上一篇:面晤省委巡视组
下一篇:张战宏44年的光影岁月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