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母校
我是1976级孝感地区农业机械学校的学生,1978年10月毕业,是建校后的第二届。在当时,能罩着工农兵学员的光环,离开农村上学算是“幸运儿”。回想40多年前在孝感地区农机学校求学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场院、大楼、教室、“四合院”(一边是临街的院墙,三边为教工的平房宿舍)、农场、运动场,还有“东方红”系列拖拉机,丰收—35型拖拉机、机耕犁、机耕耙、水泵、柴油机、电动机、脱粒机等农机具,更有那处于青壮年教学、行政管理的教职工身影,都是我终生磨不掉的记忆。
1977年3月5日,正值初春季节,春光明媚,全国正在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14周年,我们挑着木箱、行李,由火车转汽车来到孝感地区农业机械学校报到。一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栋三层楼、三栋平房、一个狭长的小院,而且分成东西两区,东区为教工宿舍和食堂,基本为教职工生活区,西区为学生生活区,并且教学、课外活动、住宿区三者融为一体。实际上,学生生活的院落除有一条弯曲的道路通往教学楼外,其它空地均堆满砖、瓦、沙、石,好似一个基建工地。当然,最为抢眼的还是一个挂在教学楼中央的横幅——“热烈欢迎七六级工农兵学员入学”,这是时代的印迹!在横幅下面,楼梯间入口处摆放着两张桌子,设置新生报到处。我来到报到处前,接待的是一个走路雄纠纠、气昂昂称谓为余干事的人。我办完手续,他把我领到教学楼三楼,边走边说:“你为机械化二班,教室、男生寝室在东边;三楼西边为机械化一班的教室、男生寝室;两个班的女生住大楼二楼,教师、行管人员办公室分别安置在大楼二楼和一楼。”一个场院、一栋楼,教室、寝室头挨头,3栋平房在东侧,校办农场1个,拥有“铁牛”4头,专业唯有1个(农业机械化),学员上百人,教职工屈指可数(含临时工不足40人)。这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离孝感城区中心仅3华里的孝感地区农机学校,南临汉孟大道(汉口至河南孟家楼),北与九真村郑家坡农田接壤,东挨朋兴公社西湖供销点,西邻一口池塘,学校占地面积不足10亩。站在教学大楼的楼顶极目远眺,东为葱绿的田野和绿荫掩映下的村庄,南为孝感古澴河,西为孝感城区,北为笔直的渠道和高耸入云的761干扰台。春闻蛙鸣、夏听蝉声、秋嗅稻香、冬见雪飘,是学习深造的好地方。拖拉机构造、农业机械、农机修理构成农机化专业的主修课程;农机数学、电工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是我们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师资缺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尚未开齐,我们只能“因陋就简”,但学习劲头仍然十足。为了求解农机数学中的一道难题,同学们在黑板上相互比赛;为了摇响柴油机,同学们竞相抢手柄,看谁力量大、技能强;在力的合成与分解中,为一个分力的计算,老师与学生争得面红耳赤。在地区农科所、在云梦、在应城、在黄陂……同学们为争得拖拉机驾驶权而皱眉怒眼。学校没有运动场,也没有体育老师,学校的体育锻炼只能借助在汉孟路上跑步,或者在教学楼顶做操、空闲练习等。但无心插柳柳成荫。那是在1977年10月,孝感地区中专学校举办秋季运动会,农机学校女生与女生云集的孝感卫校争夺拔河冠军,地区卫校竟败下阵来。事后,卫校女生感叹地说:拿针头的手比不上拿搖把的手,我们愿赌服输。
两年的学习中,学校没有礼堂,大的会议要么在食堂举行,要么合班于某一教室,教师讲台成为主席台。一年几次文娱活动,只能在上百平方米的食堂举行,尽管画圈当台,但阿娜多姿、琴笛悠扬、说学逗唱应有尽有。学校没有洗浴间,学生寝室成为我们洗浴的唯一选择。学校也没有洗漱间,每天清晨,同学们三三两两端着脸盆,带着洗漱用具,来到学校院墙外的池塘洗漱,水声、嘻戏声从这里传开……我们憧憬着早上的太阳。
我们的校办农场在距学校40里之遥的东山头,与孝感地区农业学校毗邻。总面积90亩,其中水面40亩,旱地50亩,建有平房8—9间,油毛毡工棚一座。由于走“五七”道路的需要,每学期至少有1—2次下农场劳动。每次劳动,少则2—3天,多则7—8天。近百名学生,5—6名教职工,分别住在学校农场的平房、油毛毡工棚、农校仓库等处。到农场劳动,有时插秧,有时收割,有时挑土筑坝,有时取土做路。白天劳动,饭足菜香,夜宿营地,吹拉弹唱,饱赏天伦之乐。但天有不测风云。那是1977年5月上旬的一天,一夜的飘泼大雨,使临时搭建的油毛毡工棚内进了水。劳累一天,以砖当墩、以板当床的同学,一宵没有感觉,当天亮起床时,鞋子已被水冲走,不知漂向何方?再朝上仰望,一条水蛇掉在支起工棚的竹篙上。这个同学惊叫起来,唉呀!要是我妈知道这样读书,真是要哭的!也是在1977年5月,在农校仓库打地铺的师生们,每天起床摸稻草都是湿润的,乃至床单、被子都充满潮气。是的,虽说条件艰苦,但同学们以苦为乐,每天一起床,收拾行装,吃罢早餐,就下地干活,工休时间,不是斗鸡,就是摔跤,或者打球,掰手腕等。更有趣的是下河划船。我记得那是一天中午,我们几个男生手持划船浆,想到河中间去采莲蓬,由于划浆不平衡,小船进水,幸亏生活在湖区的同学断然采取措施,幸免成为“落汤鸡”。
艰苦的环境铸就了我们吃苦耐劳的性格,建设中的农机学校,学习、生活居多残缺不全,但锤炼了我们灵活善变的工作思路。星移斗转,岗位变换,职位升迁,生活富有,但“母体”中携带的遗传因子没有丢。为推广联合收割机,从农机学校毕业的学生,纵贯7个县,驰聘600里,吃住在农民家中,一年长达一个月,且一干就是三年。为了抗洪抢险,农机学校的毕业生断然跃入水中,被卷进旋涡,冲进涵洞口,因公殉职。求学的路是短暂的,历史的记忆却是深刻的。40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岁月的流逝,时代的风霜,脸上平添了几道褶皱,眼角悄然出现了鱼尾纹,头上也露出了几根银丝,但母校哺育我们的乳汁终生不能忘。(作者单位:孝感市农业农村局 夏新华)
上一篇:爱情冷暖,正如花开花谢
下一篇:舌尖上的童年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