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戎天抗疫情散文三篇
蹲着吃饭的年轻人
江戎天
下午一点四十分,雨仍然下个不停。那位疲惫的年轻人来到马路旁,依旧将那只饭盒放在石墩上。他缓缓摘下口罩,掏出酒精给双手消毒,便蹲在路边,开始午餐。雨水落在雨衣上,跳起来的水珠又蹦进饭盒,吃在嘴里有一丝淡淡的凉意。几只麻雀围着他叽叽喳喳,他用勺子将饭洒在不远处,看着这些小精灵,他严肃的脸终于笑了:“吃吧,孩子们”!
今天是二月初八,他不清楚这是他今年以来的第几次从家里带来的午餐。这位名叫杜超的社区网格员,与同事倪林玲一起,担负着东正街社区325户居民和23家企业的疫情防控管理和生活服务。自从有了疫情,他们的日常起居发生了巨大变化:每天天不亮起床,杜超给自己做好午餐,倪林玲则煮两个鸡蛋,吃两片面包,喝一杯牛奶,以维持十几个小时的体能消耗。八点整准时到社区,八点十五分,向社区汇报疫情统计和变化,听取当天工作安排;八点三十分,迅速赶到居民点排查漏洞和隐患;九点整,开始对小区居民的生活物资采购进行统计、归类。从萝卜白菜、油盐酱醋,到大米面粉、婴儿尿布,汇总后分别发给为小区临时建立的六个不同的“微信采购群”,同时与社区专门负责的同事进行物资及金额对接。十点三十分,开始在平台上对747位居民体温排查,对遗漏未报的居民,上门排查体温,忙完这些通常是下午一点半左右。这时候,两位网格员才疲惫地来到人行道上,蹲下来,吃几口半冷半热的饭菜,或者一桶泡面。
与杜超相比,倪林玲就没有这么幸运。她父母在乡下,她的老公在几十公里外的医院做志愿者,她只好每天吃泡面。倪林玲负责1号网格的杂居小区,有40户居民不通燃气。6楼的杨文华大爷煤气用完后给她打电话,倪林玲弄来煤气,拎着煤气坛一步一步挪到6楼。有时候加班到天亮。
持续的春雨在朦胧夜幕中,陪伴她从江南到江北。在这段空无一人的路上,她会路过雄伟的葛洲坝船闸,但船闸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右边是一望无际的的江堤,二月的江水已是那么温润,但她无暇品味这份美丽的宁静,不是悲观,是没有心情。
高兴的事情还是有的。2月9号是元宵节,这天天气格外晴朗,气温达到15度。84岁的熊奶奶突然给倪林玲打电话,说想喝老母鸡汤,这可难坏了她。她只好打电话向做月子的表妹求救,表妹很爽快的匀给了一只从乡下带来的老母鸡。她开车到二十公里外的表妹家归来,依旧路过宜昌至喜长江大桥,却发现阳光是如此的温暖,柔柔的春风在她脸上蹭来蹭去,她拢了拢被掠到窗外的秀发,两眼突然一亮:江面上三只铅灰色的江豚左右排列,跃出水面,江豚的前方闪着一片白色的银光,无数小银鱼被江豚追得跳出水面,这就是传说中的江豚捕鱼的场面吧。她真想停下车来对一家三口的江豚说:请等等我,让我来帮你们捕鱼吧。晚上十点,熊奶奶端着一罐熬好的老母鸡汤送到一街之隔社区服务中心,她热泪哗哗的掉下来,哽咽的叫了一声“妈”。
这两位90后网格员管辖的小区,一直保持着“三零”的记录。但颐仁花园是防控重点,从武汉市区回来的就有28人,是“随时暴雷”高危区。两位网格员每天要给这28人个人打N次电话,如履薄冰。
我在这个高危区的窗前静静注视这两位年轻人,其实只是两个很小的人影。每次午餐不超过12分钟。吃完饭,就转身回到小区门卫,帮供货商卸完货。这时杜超手机的电已经用完,他熟练的插上兜里的移动电源,分批通知各个楼层下楼领菜。对年老体弱的,他主动将货物送到家门口。凌晨后总算回到家,他在手机上汇集了未来3天物资采购意向存量品种的变化,一天的任务才算完成。这时,瘫在沙发上的杜超才想起给100公里外的乡下的妻子和刚满一岁的女儿打个视频电话。其实,女儿早已入睡。
我和杜超交往不多,有一天晚上10点,朋友给我送口罩,车在半路上抛了锚,让我去取,被杜超死死地拦在小区铁门内。他冒着雨从3公里外帮我取回口罩,淋成落汤鸡。没等我内疚的说一声谢谢,就抱歉的对我说“对不起,如果我不严防死守,出了问题,就是千古罪人”。正是这11000名网格员和无数医务人员的无私奉献,才确保了宜昌市400多万人民的健康安全。正是这些平凡英雄冒着生命危险,用无畏和担当书写了保家卫国的最美篇章。
给您鞠一躬
正月初六,家里白菜早已断顿,东门北山超市九点开门,我提前一小时排在第一名。马路上不见一辆汽车,风还有些寒意。所有的人们都戴着口罩、眼镜和帽子,静静地排队。 门前场地不大,大家就自觉地排成S形,一直S到左边的停车场上。这是我见过的最安静春节购物了。九点一到,全副武装的营业员依次给我们用仪器查体温,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可能是穿得太多,口罩和棉帽捂得太严实,满脸是汗,体温达到37度,被几个工作人员马上隔离到一边。又过了5分钟,他脱下围巾、棉帽,露出满头银丝。再量,居然体温正常,才被放行。
冲进超市,我抢了6颗白菜和4颗油麦菜,又帮姥爷买了大蒜,生姜、馒头和土豆。30分钟过后,超市人山人海,所有的蔬菜几乎靠抢。专门上货的阿姨,从仓库推着菜朝外走,还没等她推到货柜,就被人们抢光。让我意外惊喜的是,在卖大蒜旁边的一个小货架上,居然还有8已袋装好了的节耳根我洗干净了的芫荽菜。虽然比与往贵一点,但我还是买了2袋。
买完菜,结账已排成长龙。收银台前人头攒动,后面全是戴着口罩的涌动的人流。每个人的菜篮子都装得冒了尖儿,静静地排队结账。这时候,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不少老奶奶成抢完菜,又开始串货了。她们沿着排队买单的长龙,来回巡察别人的菜篮,如果发现别人某一种菜品较多,而自己又没有买到,就用手捂着口罩,悄悄的跟人商量:“能不能把您的菜匀我一点,我把我买的红辣椒和新鲜蘑菇、甜玉米也匀给您一点”。有位串货的老大爷更有趣,不说话,拿起自己多抢的菜,用眼角窥视别人的菜篮,发现目标,就用手比划着,希望跟对方交换,没有一声言语。这情景使我想起了古代晋商的文明交易,双方把手放到对方袖筒里,捏对方的手指出价,直到达成一致。
站在我前边结账的是进门时被拦下的老爷爷。当收银阿姨扫码到三袋节根和两包新鲜蘑菇时,羡慕的对爷爷说:“您运气真好,我女儿昨天就让我买节儿根和鲜蘑菇,我都没有时间买。等我忙完了,菜早就没了”。结完帐,老爷爷将两袋节儿根和一袋鲜蘑菇,还有三只大大的红辣椒用塑料袋装好,对收银员说:孩子,这点菜送给你,你们辛苦了,你们也是最可爱的卫士!说完,他退后一步,给收银员深深地鞠了一躬。
在这充满敬意和敬畏的春节,面对百年不遇的疫情,这些普通的超市和最普通的百姓,就是最好的学校和老师。在这里,我深深感到,敬重、仁爱、包容和感恩无处不在,相互关照、各自安好,便是今年春节最好写照。
镶嵌在心中的蓝口罩
腊月二十八,宜昌仍热闹非凡,偶尔见到一两个戴着口罩的人从街上掠过。显然,疫情还没到达这里。上午,我去新华书店,刚出小区大门,就望见一位老奶奶向我招手。奶奶70多岁,身高1米53左右,佝偻着腰,戴着一只蓝色口罩。奶奶从旁边的无纺布袋里拿出了一只新口罩,侧着身子,慈祥地说:“孩子,请带上这只蓝色的口罩,武汉肺炎严重,最容易感染”。我道了谢,戴上了口罩。
这是一只常用的医用口罩,每个都是独立包装。从书店买回西班牙语版的《在总是十月的地方》,已是下午1点。保安告诉我,老奶奶刚走,她自费在旁边药店自费买了300只口罩,刚刚发完。
腊月三十,恐慌蔓延到宜昌。大街小巷不见人迹。中午12点,我戴着这只口罩下楼取快递,发现老奶奶仍在小区门口免费发放口罩。飞舞的雪花把老人打扮成了童话里的小白人。老奶奶看见我,高兴的说:“孩子,我再送你一只,过年可别出门,再过一会,我也回去跟孙子团年去了”。
回到家,我终于想起这位奶奶原来是在小区门口收废品的老人。四年前我留学回来,准备将多余的书拿到古玩市场去换点藏书,其中有一套烫金的1988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父亲为买这套书,在部队省吃俭用2年,存了400元,才勉强买了19本。后来父亲的战友送了他一套同版的新书,这十多本书成了富裕。当时在门口的奶奶看到这些书,眼里放着光芒。她走近我,小心翼翼问道:“能把这书卖给我吗?我孙子刚上高中,爱看书”。面对奶奶的眼神,我二话没说,又把老人领到家里,把我高中时的辅导书、《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缩写本、以及4本厚厚的《西班牙实用语》送给奶奶,不知她孙子能否用得上。过了几天,邻居搬家到武汉,决定将一台七成新的洗衣机和冰箱丢弃,我问奶奶要不要?她非常高兴地连说了三个“要”。奶奶蹲在地上,从衣兜里翻出了一堆毛票和硬币,用那双关节已完全变形的手数了好几遍,最后把300块钱塞进我衣兜。傍晚时分,他儿子开着三轮车将这些电器拉回乡下,我悄悄地把钱放进了冰箱。
听小区保安说:奶奶是重庆奉节的三峡移民,今年78岁,儿子是个的瓦工,有点残疾。儿媳患癌症去世多年,她的孙子去年考上了湖北医学院,但老人仍然坚持捡点废品贴补家用。小区的居民同情她,将书本、纸箱和能变钱的废品送给她,或象征性的收一点钱。今天上午她又买了300只口罩向小区发放。下午3点,她坐儿子的三轮车回乡下过年,她再次委托药店,又给小区送来200只口罩。
人间有情,大爱无疆。这位天底下最朴素的老人,用慈爱之举温暖着社会,也温暖着我们。我把挂在墙床前的硕士毕业照取下,将那只蓝色的口罩轻轻放进相框,重新挂在床头。这只象征着慈爱和温暖的蓝色口罩,将永远镶嵌在我心中。它就像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援鄂医务人员和东风汽车公司志愿者服务队,冒着生命危险,把生存留给他人,把危险留给自己,担当时代使命。它将时刻激励我善念善存,做一个积极向上的有为青年。
(作者单位:东风创格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