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谈写作
张海迪谈写作:文学不是名利场……
“文学不是名利场,它是艰苦的劳动,创作是艰苦的,它需要澎湃的激情也需要沉静地思考,还有淡泊的心境。作家是隐藏在作品帷幕后面的人,真正的作家不靠虚拟地存在,而是要论作品说话。”
近日,在由中国残联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共同举办的“鲁迅文学院残疾人作家研修班”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的这番切身感受,引起了在场不少残疾人学员的共鸣。
在鲁迅文学院残疾人作家研修班开班当天,张海迪与学员亲切交流
从绝大多数人认识张海迪开始,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出现在教科书里身残志坚、被称为当代“轮椅上的保尔”的小姑娘,那个心无旁骛专心写作翻译的作家,已连续五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七届主席团主席、中国残奥委员会主席。无数身影重合于她一人身上。
开班仪式当天,已年过六旬的张海迪身着深红色西装外套,优雅又朴素,仍如往日般亲切。很多人还是习惯称呼她为“海迪姐姐”。
“文学创作对一些残疾者来说,或许是一种精神游走,在写作中精神获得了自由,比如你是坐轮椅的,可能在写作中就不用轮椅了,精神超越了残疾之痛,修复了残疾的痕迹。我是切身的感受。在写作中完全忘了自己是残疾的,甚至一丝痕迹都没有了,文学想象让残疾者重新获得了解放。”
柳絮飘飞的四月,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鲁迅文学院的会议室里,张海迪正静静地听着来自由全国各省残联优中选优推荐的、本期培训班的学员的发言,还结合自己的读书创作经历,分享了她的文学观和生命观 。
很多年以来,张海迪经常收到残疾作者的手稿,让她感到震撼,“有的书稿是几十万字,有的甚至上百万字,有的是写在一个一个的本子上,还有的是则抄在了发黄的、很脆的纸页上。他们当中,有人是因为患类风湿病全身僵硬,艰难地写下每一个字;有人长期瘫痪在床,家境十分贫困却还是写下了长篇小说。”
她谈到,这些很多文字很可能只是文字而不是文学,可能只是书稿而不是书本。
但是,那些残疾的兄弟或姐妹,在痛苦的生活中,为什么还要坚持写作呢?文学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这些都是作家张海迪经常思考的问题。
“我曾经读过茨威格的《心灵的焦灼》、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我一直在想,这个禁锢在黑暗中、在黑暗中生活的病人,他描述的究竟是什么?还有梵高的《向日葵》,是在患有精神疾病的情况下来描绘的向日葵......”这些都让张海迪觉得,或许是病痛残疾激发了艺术的灵感。很多诗人、作家、画家、音乐家,他们以敏锐的眼光,细致的观察,真切的体验,用文字线条色彩音符,让人们得到了审美的艺术享受。
还有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在张海迪看来,很多人在阅读时时候并未意识到他是残疾人。但他是残疾人,后来坐在蒲团上往前走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了残疾人的境况。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以及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像张海迪一样的残疾人朋友投身于文学领域,用手中的笔讴歌真情、昭示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真谛,涌现出了史铁生、史光柱、叶廷芳等一大批优秀的残疾人作家、文学评论家。与此同时,他们创作出了如《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病隙随笔》、《好大一对羊》、《龙凤旗》等众多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文学作品。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这些曾经出自张海迪作品中的经典话语很多人耳熟能详。 张海迪曾说,她是在文学创作中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写作是残疾作家的翅膀 ”
现在,她也希望有更多的残疾朋友,和她一样,通过写作找到生命的价值。据张海迪介绍,本次中国残联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开设的“鲁迅文学院残疾人作家研修班”,意义也正在于此,“活跃残疾人文化生活,展现残疾人在新时代的新风貌,同时,提升残疾人作家文学理论素养和创作能力。”
据记者了解,参加本期培训班的学员,主要由全国各省残联优中选优推荐的。学员平均年龄43岁,其中省级以上作协会员占一半,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约占三分之二。部分学员在文学创作方面都有着不俗的成绩。
眼下,张海迪有一个愿望,她希望有一天残疾作家也能和健康作家一起在鲁迅文学院学习交流,“希望不再因为身体的残疾而被冠名为另一种作家,不再有残疾作家,而是我们的作家。”在她看来,写作没有残缺不残缺,如果经过锻炼和阅读,如果有天分,在文学面前这些都是平等的。
"希望作家们以真挚的感情,多了解残疾人生存状况,多聆听他们的心声,体会他们内心的感受,懂得他们的希望和理想,理解他们丰富细腻的感情。"张海迪谈到,残疾作家更要用手中的笔去描写、刻画、歌咏,用文学这种无可替代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与残疾人心灵沟通,用文学去弥合、填平习惯的观念在健康人和残疾人之间划出的鸿沟,让平等、尊重、友爱、互助和融合的阳光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上一篇:中国当代作家的自卑与堕落
下一篇:何建明:优美文体决定故事精彩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