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杂文 > 散文 > > 正文

一诗一文总关情

来源:创新文学网 作者:邓高如 时间:2021-07-02

 

武汉,大都市,旅游胜地,去过多次,但总难留住人。因为我始终以为:一座城市,若无几个知心朋友在,吸引力就大为减少。

今年夏天,组织安排我去武汉疗养,尽管当时天气已热,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安排。原因是,在近年里,我利用信息技术的方便,已经联系上了失联多年的武汉转业战友,我当顺便去看看他们。

到汉当日,我便与这些战友一一联系上了。我们商定,利用双休日,众友聚会聚会,游玩游玩。但要玩得高雅点,也学学当年王羲之们 “修楔事也”――览胜、忆情,吟诗、作文之类,不把过多时间和精力花费在酒席上。

6月5日,武汉天气和好。多年未见面的张忠诚、陈晓桥、许建新、邓建和从北京、浙江赶来的余杰、伊湘农等转业战友,会聚到了我入住的武汉东湖磨山疗养院。

东湖,是全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地,最大的城中湖,是西湖面积的8倍。从1953年到1974年的21年间,毛主席曾40多次到东湖工作、生活。这里湖光山色,水波连天,高树入云,鸢鹭翔集,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毛主席称她是“白云黄鹤的地方”。

我们早已商定:上午就游东湖景区。

大家相拥而行,忆旧叙今。漫步林荫道,观鱼荷花池,小坐绿草地,细赏梅花岭……其乐怡然在心。中午便在湖畔一农家乐就餐,两点后,各自回去休息。

我趟在床上,横竖睡不着,打开手机写作页面,写出如下感言:

当年七战友,军中本秀才。从戎守西疆,后来且分散。今余欣喜旅鄂,且又年长,枉为大哥,众友故会聚于东湖。逢旧人而心喜,览美景而情高,特制拙诗《题东湖》一首,以为纪念:

 

 西湖在东东湖西,

犹如别院两美姬。

当年断桥曾借伞,

 今朝磨山瞻明妃。

吴侬软语情犹在,

琵琶清音怨声低。

小婿不是无情物,

山水处处魂魄飞。

 

我历来写诗见短,今却下笔成韵。可能是因重逢老战友激发出来的灵感吧!我大胆将诗发至群里,有战友立即回帖道:老首长,你还有“别院美妃”,“琵琶清音”,享受了!

我急忙回帖解释:不是你想的那样。这是一首明写情爱、暗写山水的小诗。表现的是祖国山水的风光秀美,和处处勾人魂魄的无限魅力。“别院两美妃”是指西湖、东湖两大风景区;“断桥借伞”、“明妃琵琶”,也是指与这两处景点有关的传说和历史人物。别想歪了。

此帖才出手,和声便又起,即有战友陈晓桥回诗一首。照录。

 

素贞倾城西湖边,

王嫱落雁东湖涧。

两人搅动满池水,

家国情怀一线牵。

 

晓桥此诗,应和太妙。它体裁相似,题材相同,短短四句,道出一个永恒主题:家国情怀――既搅动湖水,更牵动人心。不得不叹之:当年军中一才俊,如今汉口一诗人。祝贺你了,文采更胜当年!

次日星期天,战友们接着参观汉阳江口的古琴台。

相传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音乐大师俞伯牙一次乘船沿江而下,途经此地,突遇狂风暴雨,于是停舟龟山脚下,待雨过天晴后,伯牙弹奏一曲《高山流水》,以作消遣。隐士钟子期打樵归来闻声赞叹。伯牙视子期为知音,并相约一年后重临此地。不料,伯牙依约而来时,子期却已病故,故而十分悲痛,在子期坟前抚琴祭悼。曲毕,碎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弹。后人称赞其事,在此筑台纪念,称它与黄鹤楼、晴川阁为武汉三大名胜区。

琴台我曾游历数次,参观不久,为抛砖引玉计,我便带头呤出一诗:

 

汉江迢迢奔腾忙,

战友吟聚琴台旁。

不弹绿绮求凰凤,

专听高山流水长。

 

众战友立即叫好。其中年龄较高的邓建战友说:“不弹绿绮求凰凤,专听高山流水长”一联最妙。这“绿绮”是指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的故事吧?老师是说,在这里一切才子佳人的故事,都要让位于高山流水会知音是吗?

我说:对!对!感谢你的倾情发挥。下面,谁再来一首?

毕竟是军中秀才,张忠诚战友趁势而上。可惜他的孝感老家口音太重,所诵诗句几乎听不明白。记得他当年在部队不是这样,那时还是会说一点“鄂普”的,音调与秦基伟将军差不多。而现在呢,乡音全面“复辟”,幸好有在北京工作数年的湖北人余杰战友帮忙翻译,他拿过手机念道:

 

人道海水深,

不及战友情。

分别数十载,

牵挂常在心。

忆及当年事,

热泪湿衣襟。

今朝琴台聚,

长歌谢知音。

 

众战友听罢,都说真好,特别是那句“长歌谢知音”,意境最深长。于是有人就喊:“忠诚、忠诚,你的长歌呢?请唱上几句吧!”稍顷,张忠诚头一沉,手一挥,正经道:“这样吧,我们同唱一曲‘战友战友亲如兄弟’如何?”大家齐声答好!

于是,就在汉阳江口,古琴台旁,一曲《战友之歌》顿时响起,声音虽不太大,却雄浑有力,铿锵有度,惹得游人驻足观听。

疗期过了一周。 6月12日,又是一个星期六,晴空万里,汉空瓦蓝。

我们相约参观黄鹤楼,老战友们来到景区。按公园规定,我的年龄可免费乘电梯直到顶层五楼参观,但我仍随他们一步一步爬上了顶楼。

此时,我们足踏龟山,北望蛇山;遥看长江,俯视大桥;极目楚天,神游云梦;心潮翻卷,情难以抑。我掏出手机,拍下这壮阔美景后,便即兴在手机屏上写了起来……

下得楼来,几位老战友逼问:老首长,刚才见你在手机屏上写什么,定有诗文奉献吧?

我这人向来沉不住气,有了小收获,从不独享受。几经催问后,便二两颜色,开起染房来――打开手机,用“川普”大声朗诵起来:

 

登黄鹤楼问天

黄鹤当年去不归,

李白崔颢也悲催。

江汉今多云泽地,

宝贝归来亏不亏?

 

好诗!好诗!战友们夸奖道:崔颢当年的“题楼妙诗”,李白随后的“搁笔而去”,还有云梦泽的昔日美景……全用上了。还又有深意藏焉。老师真是宝刀不老啊!

大家话音刚落,又有战友喊:老首长,你上楼写了“问天”,下楼还当有“问地”呀?快来一首吧!

我早已看出:这几个“湖北佬”是想借此机会,推波助澜,让我亮够风采,抒够情怀,玩个痛快。他们才好高兴!

于是,我真不客气了――索性把刚才写在手机上的另一首未念之诗拿了出来,张口就道:

 

下黄鹤楼祭地

黄鹤当年去不归,

驾送费相回蜀西。

 旰食宵衣为国事,

 一头忙到新时期。

 

我方诵罢,众友喝彩。我想,你小子们仗着地缘熟,对前诗的理解八九不离十,而对后诗的含意,特别是“驾送费相回蜀西”和“旰食宵衣为国事”两句,未必整得懂!

于是,我问了一遍“……可懂?”,未等作答,我便把诗中涉及到的蜀国费祎为相时操劳国事、与民休息和去世后在黄鹤楼驾鹤成仙的故事,一一作了解答。

战友们说:“整明白了!你前诗是在赞扬湖北今天建设得美好,自然环境保护得更好,黄鹤若不归来,那就亏大了;后诗又在颂扬那些为国操劳、为民造福的先贤大德,不能忘记!

此时老战友许建新,知我在对联上下过些功天,便说:老师,你若认为众弟子今天还陪您玩得高兴,可否口占一联,赞美武汉,以作纪念呢?

我说:容我想想吧,离开武汉前交上来如何?众人答道:好!

我们小坐饮水,合影留念,相互道别,就要准备上车离开时,突然,建新见我嘴皮翕动,欲言又止,立即言道:怕老师的对联整成了?停一停!

我答:好吧!临别不揣浅漏,试作一联,诸友见笑了――

上联:赏龟玩蛇处;

下联:添水喂鹤时。

众人齐问:横批呢?

我道:当今楹联,一般不用横批。如果非要用――

战友尹湘农道:“世上神仙”!如何?

我立即说:非常好。你们看,武汉疫情控制后,每天有多少人都在尽情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这“赏龟玩蛇、添水喂鹤”,就是这一生动缩写啊!这过的不都是神仙般的日子吗?

战友们顿议:

去年春天,黄鹤楼下,那是什么情况啊?!

去夏至今,武汉三镇乃至全省全国,又是什么景象啊?!

而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面对疫情,又是什么景况啊?!

答案复杂而又简单。

情绪激动而又沉重。

战友告别而又不想离去……

 

责任编辑:张国民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栏目导航
Copyright © 2018-2024 中创文网 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15927618989
本网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网站备案:鄂ICP备2022005271号
鄂公网安备4209020200051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