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杂文 > 散文 > > 正文

故乡的柑桔树(叙事散文)

来源:创新文学网 作者:王启超 时间:2020-05-06

 

故乡的柑桔树

 

王启超

 

 故乡在丹江口库区江北一偏远的小山村,南水北调中线蓄水、为保护一库清水送北京区域性禁渔后,柑桔成了村民的支柱产业,柑桔种植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丹江口环库公路的贯通减少了柑桔采摘后的二次转运,改良后的新品柑桔有早熟和晚熟品种,成熟后的柑桔晶莹如玉,汁多味甜,无渣无籽,深受市民喜爱,每年柑桔销售季节全国客商纷纷踏至而来。

 儿时记忆中村里最早的见收入的柑桔树应该当年大集体时种植的,种的早,面积不大,每到收获的季节,全村的孩子都望桔兴叹,垂涎欲滴,护林员是日夜巡逻还防不胜防。记得第一次吃柑桔是在当护林员的远房姑父家,那时候,护林员们互相监督,谁都不会随便采摘集体的柑桔,唯一优越的条件是可以捡到提前脱落的果子,我到他家去玩,他捡了几个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桔子,第一次看到这青蛋蛋的桔子,也顾不上酸不酸,我狼吞虎咽一口气吃了好几个,以至于姑父提醒我,慢点吃,莫酸坏了牙齿,搞得我挺不好意思的。到现在我见到柑桔的第一印象是这桔子是不是酸的很,那种酸至今都无法忘怀。

 八十年代初期土地到户后的几年,承包生产队桔园的农户成了“万元户”,在公社的统一号召下,父亲母亲也和大多少村民一样在房前屋后、自家自留地里放炮抽槽栽桔子树苗。从此以后只要不上学,我们兄弟几个又多了个农活儿就是扛着炮钎子和水去山上打炮窝子,等打够十多个炮窝后,再放入用硝酸铵锯末硫磺等自制的炸药、雷管、导火索,用土夯实压紧,快速点燃后飞快跑开,远远的数着炮声,防止留下哑炮。没有机械的年代,村里人都像我们这样一炮一锹一挖锄慢慢抽槽栽树,靠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逐步发展扩大柑桔产业,等我求学工作十多年再回故乡时已今非昔比,原来的荒山旱地都变成了桔园。问起哪些是我家的桔树时,留守老家的大哥大手一挥说到,这房前屋后你视线范围内看得到的都是。

 桔树种植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立冬前要给桔树刷白灰防虫防冻;立春前给桔树剪枝除草,在树根周围挖槽施肥;春天到了,满山桔树开花时,桔农又像蜜蜂一样忙碌起来,每天都要在桔园巡视几圈,要么背起喷雾器,为桔树打药保花;要么拿起锄头,铲除杂草;要么拿起剪刀,修掉多余的新发枝条。最担心的是夏天防止柑桔大实蝇的叮咬,要在桔树上悬挂黄色防蚊板。如果遇到天旱,桔园面积太大挑水抗旱已经不现实,以前只能望天等雨,现在逐步推广使用了喷灌滴灌。秋天到了收桔子的季节,是村民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也是最焦虑的日子,快乐来自收获季节的喜悦,焦虑来自每年桔子的行情不稳定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缺少摘桔子的劳动力。办法总比困难多,如今村民们学会了抱团采摘,就是明确一个采摘的价格,给谁家采摘谁家付工钱,多的多付少的少付,互相付,谁都不吃亏。当从收购商手里接过一沓沓人民币时,村民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外迁后,留守下来的村民人均桔园面积增加,国家农业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免费实施柑桔品质改良,水利配套灌溉设施的建设等等极大的提升了柑桔的品质,减少了村民的劳动强度,家家户户的收入也有了保障和提高,一次柑桔品种和桔园土质改良相当于种植了新的桔树,又可以持续创收三五十年。

 伴随着精准扶贫农村产业化的调整,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村民们充分开发利用桔树枯枝,用桔树枯枝焚烧后的灰和鸡蛋做成灰蛋,大大提高鸡蛋的附加值。有条件的开办旅游采摘观光园,带动民宿、农家乐产业发展,多渠道创收加快推进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又是一年桔树开花季,故乡村民的日子过的就像桔树一样持久,生活就像桔子一样甜蜜,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故乡的桔树一次种植多次改良后养育几代人。对我们这些离开故土的人,故乡的柑桔是亲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乡愁的味道。

             

 作者简介:

 王启超,建筑从业者,热心公益助学,偶尔放下瓦刀拿起笔记录生活点滴。

 
责任编辑:骆雪荣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栏目导航
Copyright © 2018-2023 中创文网 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15927618989
本网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网站备案:鄂ICP备2022005271号
鄂公网安备4209020200051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