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佳作呈现 > > 正文

沈志荣《青山彩霞》研讨会侧记

来源:中创文网 作者:陈继生 时间:2024-07-03

满目青山夕照明

 ——沈志荣散文集《青山彩霞》研讨会侧记

 陈继生

位于萧山贺知章故地的黄亚洲书院二楼多功能厅,2024年的6月14日下午,作家、评论家云集。作家沈志荣的散文随笔集《青山彩霞》,在这里被热烈研讨。

这次研讨会由浙江外国语学院的桂清扬教授主持。参加研讨的嘉宾有浙江省作协原主席黄亚洲,浙江省作协原副主席、浙江日报原副总编辑傅通先,浙江省社科联原主席、浙江工商大学原校长胡祖光,浙江《体坛报》原总编辑李烈钧,杭州市文联《西湖》杂志编辑部原主任楚良,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杨宇全,民盟浙江省委原秘书长汪传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王巽庠,以及知名编辑、作家、评论家、文化达人蒋荫彦、祝金生、孙国翔、凌再扬、叶向阳、韩锋、王毓、邓开富等二十余人参加。

书院主人黄亚洲老师代表东道主欢迎大家来书院参加研讨。他作为本书作家沈志荣当年的老同学以及序言作者,欢迎大家来到他祖籍地书院参加研讨,并且提纲挈领地介绍了沈志荣的这本散文随笔集。他强调说,沈志荣作为杭州市的老作者,一直关注着杭州市的历史进步,并且把这种关注融入到他对杭州发展的思考与把握中去。沈志荣浓浓的杭州情怀,都真切地反映在他的随笔里,情真意切,真挚动人。

主持人桂教授即兴朗读了《青山彩霞》书籍封底的由黄亚洲所写的一段推荐词:“知道沈志荣是个喜欢琢磨的人,天文地理、政治风云、社会起伏、校园波澜事事关心,聊起话来都有一种站在制高点上左视右看的自信;在后来的日子里,与他早年的精神气质一脉相承,也是一式的琢磨,一式的思考,一式的指点江山,照样还是天文地理、八方风云,但也常常收近目光,添了一种对周边地域人文民俗风情的关注,便显得愈益老成,文字也愈见纯熟。”

主持人这一抑扬顿挫的朗读,言简意赅地让大家了解沈志荣的写作初衷与文化情怀。

沈志荣在其简要的开场白中,强调说:“感谢、感动、感恩!这么多老朋友的支持与鼓励,必是我今后创作的激励与动力。我深信:作家靠作品说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完全可以看出,沈志荣的写作还有着强劲的动力,他的文学创作事业是开阔的。

浙江日报原副主编傅通先在发言之前,以相赠墨宝的方式表达了对沈志荣新书出版的祝贺。他的墨宝内容是“彩霞璀璨”,笔力遒劲而流畅,在座者纷纷为之拍手叫好。傅主编同时十分赞赏沈志荣还要写作300万字的创作激情,鼓励他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

浙江工商大学原校长胡祖光发言谈到了与作者的校友之情,肯定了沈志荣的写作高度,指出其写作风格犹如沈复的《浮生六记》,很有浪漫情怀。至于作者说要达到800万字的写作,胡祖光评论说,感觉作者应该写的还会更多,若是年届九十之时再出一本养生的书,会更有意思。会场顿时发出一片会意的笑声,都认为“要得”!

胡祖光的夫人赵茹真是美术泰斗黄宾虹的外孙女,也是黄宾虹画院院长,此时便取出一幅精美的花鸟画相赠。这一珍贵的赠送使沈志荣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声称谢,叹说这可是名家之作,难得的精品!

楚良是一级作家,在文学创作上获过全国优秀小说奖、中国文华奖,以及影视文学方面的诸多奖项。他在发言中强调说,他早在九十年代,就与沈志荣有密切的写作交往,表示自己相当佩服沈志荣对文学的孜孜不倦,说他走到哪里写到哪里,非常难能可贵。至于对沈志荣还打算写300万字的作品计划,楚良说,我倒是建议作者保重身体要紧,写30万字就可以了,写本养生的书出来更好。

  楚良的发言别具风采,引动会场一片笑声。

  轮到以说话风趣闻名的杨宇全讲话,杨宇全便这样说:我十分敬佩沈志荣老同学的坚守,笔耕不缀;但现在到了刷屏时代,可沈志荣还在持笔不断地写,文笔涉及社会方方面面,这就太辛苦了;他说,我很赞同刚才楚良的话,健康第一,做自己快乐开心的事;他又说,听说沈志荣下半年要出一本戏曲方面的书,这个我绝对喜欢,要第一个拜读。

 杨宇全还特别提到书名写得好,问是哪位著名书法家写的,这就使得题写书名的凌再扬急忙站起来解释:我不是什么著名书法家,字也写不好,因为沈老师所托,写了24幅,其中才选了一幅。

 众人鼓掌,对书法家凌再扬精益求精的态度,纷纷赞许。

 《钱江晚报》副刊编辑孙国翔表示:《青山彩霞》这本书已经拿到手,但还没细看,但黄亚洲为此书写的序言已在微信朋友圈读过,写得十分精彩,用“爱琢磨”三个字,浓缩了全书的精彩和作者的人品、书品。他说,自己与作者曾同是文学青年,还做过邻居,于是顺便谈了一些往事,均涉及文化与写作,十分生动。

 浙江省民盟原秘书长汪传凯、诗赋作家蒋荫彦、青年作者邓开富、范金辉等,都在发言中回顾了与作者沈志荣的密切交往,以及在交往中所受到的文学感动。他们都对《青山彩霞》一书的出版给予高度评价,预祝作者未来的创作更上一层楼。

文学评论家韩锋事先读过《青山彩霞》的电子版,于是便作了一番认真的研析。他强调说:这本书让我获得真切的艺术体感,黄亚洲老师为本书所作的序《琢磨万物,是一个作家正确的生活姿态》也是高屋建瓴,写出了沈志荣老师的性格特征与写作风格,同时也为我打开了阅读本书的思维导图。

韩锋强调说,《青山彩霞》是一部很有文学特色的作品,是沈老师广采现实的花露而成蜜的思想和艺术结晶。他说,作者带着深深的杭州土著情结,结合方言俚语的特色语汇,其可贵的独立思考以及谋篇布局的行文技巧,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接着,韩锋从沈志荣作品的结构特色、方言俚语运用、半个世纪的上城区情缘等方面展开分析,评论说,此书行文有框架、人物有典型、细节生动、内容详实;在叙述语言上,铅华洗尽,白描手法十分洗练。

大家都认为韩锋的评论很到位,显然作了充分的研讨准备。

年过八旬的作家祝金生,是沈志荣50多年的老朋友,彼此十分了解。他中气十足地评论说,我概括作家沈志荣是四句话:1、他是一个高产的作家。从1971年发表第一首《烧窑工》至今半个世纪,手中之笔从未放下过,已发表文学作品1000多篇,出版文学专集6部,还有一些是与他人合著的,就更多了。2、他是一个勤奋的作家。他总是像蜜蜂一样在生活中采蜜,酿成诗、散文、报告文学和小说故事。3、他是一个聪明的作家。他所写的,都是自己经历过的生活,因为了如指掌,所以得心应手。4、他是一个精细的作家。他把手中的笔与键盘当作雕刻刀,把粗糙、琐碎的生活雕刻成诗、散文和文学作品,十分用心,从不潦草。

祝金生强调说,任何文学作品都要让人眼睛一亮,让人心头一热,让人嘴有回味,让人看了还想看;这四“让”的前提,是立意要新、意境要深、作品要有个性,应该说,沈志荣的这部《青山彩霞》,做到了。

李烈钧老师的讲话如同压轴戏,有力度有分量。他说:今天主持人比较放松,没有卡时间,在我看来,研讨发言极有深度的,是韩锋和祝金生,他们是花了工夫的,对沈志荣的写作风格,是有深度研究的。他说,我也觉得,沈志荣的文章有格调,不低俗。沈志荣很勤奋,文字都是业余写的,不像我专业就是搞这个写作的。他的文字见生活,他在生活与时代东西南北中游,游得很认真,因此很有东西可写,达到800万字没有问题。李烈钧还强调说,沈志荣有着生活的乐趣,一定是长寿的。

李烈钧的发言幽默风趣,赢得全场阵阵掌声。

研讨会接近尾声,画家叶向阳向沈志荣赠送装裱好的一幅画“一鸣惊人”,画面是一只公鸡昂首晨鸣,这意境十分切合沈志荣的首次研讨会场景,获得大家一致叫好。

 研讨会结束,然而人们还沉浸在刚才评论的热烈氛围中。沈志荣虽已年届七旬,却仍精神勃发,勤奋耕耘,这印象在大家的脑海里深深扎下了根,也不由我想起了叶剑英元帅的诗句:“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沈志荣的《青山彩霞》,无疑,就是“满目青山夕照明”的真实场景,美丽而壮观。

 

责任编辑:张国民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18-2023 中创文网 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15927618989 QQ:3683127117 投稿邮箱:3683127117@qq.com
本网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网站备案:鄂ICP备2022005271号
鄂公网安备4209020200051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