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月清博士和她的包钢研究专著
早就想为武月清博士写书评,但直到今日才动笔完成。原因不外乎有二:一是近期工作特别忙,似有顾此失彼之嫌;二是她的两部书实在太过专业,并非我熟悉和热衷之领域(大家看看书名便知)。
武月清博士,对了,人家是理学博士,内蒙古包头人,现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中国地平线项目职业教育专家,兼任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等。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史、计算机应用等,已经发表的论文中,与包钢相关的就有5篇,专著也已2部,这就是我今天要评介的《内蒙古钢铁工业发展历程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和《包头钢铁公司》。
《内蒙古钢铁工业发展历程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21年10月出版发行,作者署名是武月清博士和她导师仪德刚先生。正如武老师在该书后记所言,本书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重大研究项目“发掘内蒙古历史文化,服务 '一带一路' 建设” 第七子课题项目,项目主持人傅永春。课题组除了提交第一部书稿《蒙古族教育科学医疗文化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 》外,在项目进展的中期又增加了本篇书稿。朝克先生,是该研究丛书主编。
幸甚至哉,正是这一场机缘巧合,让我们有机会跟随着武月清博士,透过她细腻的笔触、详实的记录、客观的求证,再次感受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和传奇故事。
让每一个内蒙古人都引以为傲的是,内蒙古的钢铁工业为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材料和装备保障。而包头钢铁公司(简称包钢)作为内蒙古地区的龙头企业,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还是我国钢铁工业的长子。“一带一路”上白云鄂博矿的发现以及党中央的关怀,是包钢得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武月清博士的这本书,就真实再现了包钢在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代又一代的包钢人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及“齐心协力建包钢”这一“包钢精神”所代表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内蒙古钢铁工业发展历程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一书,结构严谨,体例规范,除了目录、前言、后记乃至参考文献和附录,共七大章三十节,每章最后还有一个小结,可谓脉络清晰、时序精准、引用精细,理学研究者的认真态度、较真作风、求真精神力透纸背。
为便于大家了解该书,我不妨把七章的标题罗列于此,当然那三十节便要略过。这七章依次是: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钢铁工业发展概况;第二章 “一带一路”上白云鄂博矿的发现;第三章 包钢成立的背景;第四章 包钢建设与发展的决策;第五章 苏联援建包钢及冶炼技术的引进与创新;第六章 苏联对包钢早期技术能力的培养及本土化;第七章 包钢与武钢技术发展的比较。
怎么样?有关包钢的专项研究,很快就有了延伸和拓展。一年之后的2022年10月,武月清博士又把她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我分享。这就是我马上要为大家呈现的“红色工业-中国工业发展之路”系列丛书之一的《包头钢铁公司》。
【编委风采】武月清|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
西部素质教育2023-02-16
人物介绍
武月清(1976— ),女,汉族,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获地平线项目中国职业教育专家、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123”名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现为《西部素质教育》期刊编委。
教科研成果:
教育感悟:
主要研究方向为家庭教育、党建思政、民族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有专著《感动中国的十位成功父母》1部和合著《时尚50年》《21世纪财富转移》等10余部,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学校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课题1项、中国建设教育协会课题1项,参与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5项。系列理论文章和专稿在实践、学习强国内蒙古平台、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中国教育报、中国建设报、中国建设教育、内蒙古日报、光明网、新华网等刊发。系内蒙古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研究成果二等奖获得者等。
有大量诗歌、散文(散文诗)、随笔等文学作品在乌兰察布日报、呼和浩特晚报(日报)、乌海日报、山丹、草原、这一代、少年文艺(上海)、内蒙古日报、中国建设报、中创文网、华人头条、草原客户端、新华号、微摄等发表获奖。报告文学作品收录《手足情》《塞北热土》《内蒙古改革家风采录》《中国北鏖战》等书。个人文学成果和事迹入选《内蒙古作家大辞典》。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