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商人(报告文学)
温 州 商 人
口邓 圩
张朝荣小传
张朝荣,男,汉族,大学文化,民建成员。1950年生于浙江温州,曾在杭州市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多年,后回到温州市创办民营企业。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开始进军长期由政府垄断经营的城市公交行业。2002年将其事业由温州拓展到全国闻名的汽车城湖北省十堰市,创立十堰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成为民营资本经营一个市州级城市公交事业的全国第一人。作为温州商人群体中一员,张朝荣引领了公交改革新时代。
2002年6月初见张朝荣,感觉他十分平凡,与众多民营业主一样,没有特别之处。获悉他是陈宝国主演电视剧《啊,菲亚特》的主人公原型,我肃然起敬
2005年4月29日晚,鄂西北汽车城十堰,街市灯火辉煌,夜色阑珊,十堰广电大楼演播大厅,欢歌笑语,人海如潮。这里正在举行十堰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两周年文艺晚会,十堰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及各界人士共1000余人出席。现场隆重而热烈的气氛,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朝荣的简短致辞,不禁使我联想起这位温州商人的曲折人生和传奇故事。
第一次见到张朝荣,是2002年6月上旬,其时我担任国家级某经济大报驻地记者,全程陪同张朝荣等温州企业家来十堰参观考察。
在陪同上武当山考察途中,我们同乘一辆中巴车。这些温州的商人,都是第一次来十堰,但早知道鄂西北边陲、武当山下有这么一座闻名海内外的汽车城。因繁忙的商务,加之舟车劳顿,考察团成员十分疲倦,但精神很好,一路谈笑风生。
我右座的一位温州老板却缄默不语,面朝窗外,专心致志欣赏盘山公路旁的景色,同时若有所思。这是一位年过半百,中等身材的温州商人,由于他的平凡和平静,他并未引起大家太多的注意。当我主动与他招呼时,坐在我身旁的民建温州市委负责人向我隆重推介他,问我是否看过电视连续剧《啊,菲亚特》,并告诉我,在这部电视剧中,陈宝国饰演的角色的原型就是他!
他叫张朝荣,是温州市鹿城运输总公司的老板。提及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央视热播的这部情节曲折动人的电视连续剧,我顿时十分激动。记得收看这部电视剧时,我被故事的情节深深感染,每天准时在电视机前等候,一集都没有拉下。
于是,我开始在这位名叫张朝荣的温州老板身上捕捉著名演员陈宝国主演的角色影子,对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肃然起敬。
次日晚上,考察团下塌十堰柳林宾馆,我在宾馆与张朝荣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访谈。当时,我感觉他非同一般温州商人,是一个成竹在胸,步履稳健但激情四溢的人。
此次考察可以更准确定位为温州部分民营企业家到鄂西北十堰的一次团体旅游。虽然商务洽谈活动安排不多,但正是因为这次考察,为张朝荣等温州商人来十堰市投资兴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生计,张朝荣少小离家,到省城杭州国企工作,18年后带着疲惫回到曾经生养他的温州,带回的全部家当是200元钱、几件破旧的家具和100块未烧完的煤饼
张朝荣祖籍浙江瑞安,父亲张志畴解放前曾经替解放军送信,后来就留在了温州,并在温州入党,以后长期在环卫系统工作。母亲陈爱英是一个家庭妇女,待人十分和善。父亲天性十分乐观,爱说爱笑,为人幽默。所以他的童年虽然清贫,但却充满了欢乐。在他眼里,父亲是伟大的,他所从事的职业也是伟大的。
1950年张朝荣在温州出生时,温州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温州这座城市才逐步被世人所熟悉,并逐步显现其活力。从此,温州地名和温州商人就象历史上的安徽徽商一样,成为中国商业史上无法忽略的字眼。
温州人被称之为“中国的犹太人”,可能是绝大多数温州人个子不高的缘故。张朝荣在温州土生土长,自然也是一个地道的温州人,他中等身材,面庞清秀,但是沉稳中透着精明,执着里含有敏锐。
也许是由于受父亲影响的缘故,在小朝荣眼里,像父亲那样为大多数人工作的职业才是快乐的,也是值得骄傲的。所以,他从小时候开始,一直希望将来能从事为大多数人服务的职业,力争在与社会公共事业相关的领域发展自己,施展自己的人生才华。
他是家中的长子,对一个多子而且清贫的家庭来说,他自然要为父母亲分担一些更多的义务和责任。
1966年,在那个共和国历史上梦魇一样的岁月,张朝荣终结了继续求学之梦。他依依不舍地放下了自己心爱的课本,离开了朝夕相伴的老师、同学,离开了学校,离别了父母双亲,开始独自谋生。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最令小朝荣神往的是省城杭州,他决定去杭州寻梦。但杭州在何方?小朝荣一无所知,他只知道杭州在离温州很远很远的地方。一个秋日的早晨,他怀揣着离别的伤感和兴奋,离开了生养自己的温州。在分别的那一刻,一向爱说爱笑的父亲沉默了,禁不住流下了热泪;慈祥的母亲千叮咛万嘱咐,目送他很远,他至今还记得母亲那只高高举起的手在风中摇摆,直到他的视觉模糊……
在杭州,16岁的少年为了生计辛勤奔波。几经周折,他在浙江工业设备安装公司找到了一份职业,开始跟着师傅学习做通风材料。年轻的张朝荣的悟性高,待人诚恳、谦虚,很快就得到了师傅们的夸赞。不久,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还看到这个年轻学徒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不服输,肯钻研,有一股子韧劲,有一股子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斗志。当时的工地上,哪里技术要求高,哪里活儿风险大,哪里就少不了张朝荣的身影。
很快,张朝荣就成了浙江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出类拔萃的技术工人。他被选调参加浙江体育馆、杭州剧院和杭州宾馆等重大工程的建设施 工。现在谈起这段经历,他仍然充满着骄傲和自信。
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34岁的张朝荣紧跟时代的脚步,留职停薪,加入到中国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人群行列。此时,他的家乡温州正是国家首批对外开放的城市,那里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他决定回到那里搏击商海,寻求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杭州和温州,地名只有一字之差,但相距500公里之遥。又是一个秋日的清晨,单位派一辆车为他送行。一路上,他心思重重,感慨万千,他无心欣赏江南的美好风光。他怀揣着200元钱,这是他仅有的积蓄。他在想,回到温州以后,将如何开始应对新的生活?他一路担心颠簸的车辆会碰坏那几件破旧的家具和100块没有烧完的煤饼。离开温州18年了,这就是他带回去的全部家当。
他满身疲惫地回到了温州,回到了父母身边,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里,回到了童年嬉水的清溪和河流。这时,他发现温州变了,作为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座沿海城市之一,温州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温州的空气中流荡着一种久违的热力,那是激情、梦想与创造的热力。
迎接他的是父亲和母亲。透过岁月晶莹的泪花,张朝荣猛然发现,父母的头发都白了。这时,他才意识到时光如水,岁月匆匆。从温州到杭州,再从杭州到温州,他带着艰辛和疲惫在两座城市之间奔走,18年的时间连同他的青春岁月一起就这么在指缝间溜走了。
在温州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精明的张朝荣很快挖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开始大胆尝试涉足温州公交行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不得不为他的企业戴上一顶“红帽子”
时势造英雄。张朝荣一回到温州,一闻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气息,他就再也不坐不住了。他决心在这块熟悉而陌生的热土上开创一番属于他的事业。
有这么一段名言:“一个人要创业,就要学会先画‘一’,不要画‘零’。零好画,省事,可你画一千万个零还是零,什么也没增加。如果先把“一”画好,以后每画一个零就增加十倍,价值就倍增。”美国人也有一句格言:“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桶金。”
张朝荣对这两段名言记得很深很牢。可他的第一桶金在哪里呢?他的“一”又能从什么地方落笔呢?
他毕竟是温州人,和绝大多数温州人一样,一开始就表现出在经营上的天赋。他借贷了部分资金,利用自己的技术和人缘,根据当时的市场需要,在温州成立了一个安装队。凭着自己的技术和信誉,很快就接到了一个加工螺旋滚动结晶设备的工程。
看了图纸,对方要求的精密度是0.050。2个月过去了,一台完全按对方图纸的精密仪器摆在了客户的面前,精密度竟达0.010!对方赞不绝口。
第一次牛刀小试,商海搏击,张朝荣收获颇丰。他仔细算了算,除去原材料和加工费用,净赚1万多元。这是他有生以来挣到的第一笔数额庞大的财富。
生活是如此充满戏剧性。18年的时间,他的积蓄只有200元,而现在仅2个月的时间就能挣上1万多元。温州这座城市似乎在用自己特有的逻辑改变着张朝荣的命运。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张朝荣的胆子更大了。他开始自己承包工程,短短的40天时间里,奇迹般地挣了10多万元。
10万元钱,对于当时的他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张朝荣想,就在昨天,金钱曾经和自己那样遥远,但是今天,他奇迹般地得到了。这就是他挖掘到的人生的第一桶金。
温州再一次用最鲜活的事实向他揭示着这个时代和这个城市的秘密。
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历史给予了这座城市特别的机遇。温州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非公有制经济有良好的基础和环境。温州以“小商品、大市场”闻名全国,是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先发地区。今天,一批驰名全国的品牌和产品都来自于温州,来自于温州的民营企业。
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从小立志象父亲一样从事公共、公益事业的张朝荣,独具慧眼,看好城市交通产业的市场机遇和前景。几年的商海沉浮,摸爬滚打,张朝荣对交通产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念。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当时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原因,公交事业长期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由政府垄断经营,公交产业即便在温州这座开放较早的城市也没有走向开放。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交往的增加,市民乘车难问题开始在温州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日益暴露出来,交通问题成为制约这座开放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张朝荣结合温州的实际,为社会和政府分忧,他开始关注、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公交产业。香港公交启发了他的思路,他认为,城市交通不应是一个孤立的产业,还应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渐渐地,一个关于城市交通事业的蓝图,在张朝荣的脑海里逐渐清晰了。
1985年,有了第一桶金的张朝荣开始大胆尝试投资交通运输业。他给自己的经济实体取名为“胜利客运服务社”。追赶市场潮头是他的秉性,但此时的他,碰到了一个很大难题——城市运输行业仍由国家垄断,拒绝民间投资。
在当时的官方看来,张朝荣的思想离奇,简直不可思议。他们不停地打量眼前这个年轻人,猜测他究竟出于什么动机,或者有什么来头,居然敢要求将20辆三轮车投入城市运输。作为公共产业的城市运输是一个城市基础性的系统工程,他们必须要经过统筹性的安排,决不允许谁来随意破坏这种规则。
然而,张朝荣认为,城市的交通必须最大限度地符合市民利益,城市公用事业也应该市场化运作,他相信自己的要求符合城市发展规律,因而是合情合理的。因此,他决定去找当时的一位政府领导人,向他详细汇报了当地运力不足的问题和自己的服务方案。这位领导人沉吟良久,最后默认了他的方案,并作出批示:“下不为例!”
这是一个开明的“下不为例”。它充满了政治的老练和机智,在灵活性与原则性之间,这种中庸的表达,在若干年之后催生出中国的一个“尚无先例”。没有谁会想到,这个要求给自己20辆三轮车上牌照的人,在中共十六大召开之后不久,竟然搅动了中国交通事业的经济格局,成为中国民间资本投资整个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第一人。
张朝荣真正介入公共交通运输事业,是从注册成立温州五马出租车公司开始的。
为了规范名称,扩大经营,胜利客运服务社营运不久,张朝荣在此基础上注册了“五马出租汽车公司”。
从“胜利”到“五马”,这是偶然和必然。五马街文革期间名称为“胜利街“,后恢复原名,这是温州市的一条著名街道,在温州家喻户晓。张朝荣把自己的公司选在五马街,所以取名“五马”。
张朝荣认为,要发展面向未来的城市交通,必须要有合适的车型。当时的温州老城区,街道狭长,张朝荣和朋友们一合计,去上海购买了20台菲亚特微型轿车,浩浩荡荡开回了温州,成为当时温州街头一道亮丽的景观。此后,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电视连续剧《啊,菲亚特》在温州开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对于他来说,简直是莫大的鼓舞!
由于张朝荣的出租汽车公司管理规范,加上他守信用,办事规矩,许多出租车司机纷纷挂靠到他的名下,到1987年6月,五马出租车公司名下的车辆已经达到了200台。
1987年,张朝荣发现温州和周边城市间的长途运输车辆比较落后,难以适应温州的发展和对外流量的需求。富足起来的温州市民对车辆性能有很高的期待。当时的运输车辆多数是已经购置多年的旧车,性能不稳定,安全性差,乘坐的舒适性不能满足需求,并且速度偏慢,很难满足城市交通需求。而经过几年城市间运输网的改造,道路的性能已经大大提高,这无疑给发展温州民间的城市交通也提供了最佳的历史机遇。
于是,张朝荣一次性购买了10台62座“黄海车”,申请了去杭州、金华和长沙的线路,成立当时温州唯一用高档车跑长途的车队。线路开通以后,由于这些客车功能先进,很快就占据了这些线路中很大的市场份额。回忆当时情景,张朝荣说,自己并没有明确的竞争意识,只觉得必须上马功能先进的车辆才能满足运输市场的需求。
这也许是一种商业的禀赋,一种先天的直觉,正是这样的禀赋和直觉,才使得他一次又一次领先于自己的时代。
为了保障运输的安全,张朝荣在管理上狠下功夫。对公司的200辆车的车号他倒背如流,他清楚每一辆车的线路和位置,随时对这些车辆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直到今天,张朝荣还有记车号的习惯。
1989年,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使张朝荣清醒地认识到长途运输潜在的巨大危险。于是,他悄然退出了曾经让自己引以为荣的长途运输业,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发展方向转向了城市内的公共交通。
1990年,张朝荣毅然买了35台少林牌中巴车,准备投入市内交通,拟成立温州市鹿城运输总公司。但是,和当年的三轮车一样,35台中巴车再一次被无情地挡在了城市公交系统之外,鹿城运输总公司未能获准成立。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聪颖的张朝荣敏锐意识到,这将给民营资本带来历史性的机遇。当时政府的有关领导人对鹿城运输总公司的成立开始有些松口,于是,他又购买了35台扬子牌中巴。
前车未动,又添新车,有人劝阻张朝荣,你这不是把资金往水里扔吗?他笑而不答。
所谓成功者,就是善于捕获机遇的人。张朝荣经过再三思考,决定主动出击。他找到当时的区团委,希望为贫困地区搞“义运”,立即赢得了赞同。有了区团委这个红色旗帜,张朝荣的10辆中巴车出发了。10台车7天的收入全部交到了市民政局捐献贫困山区的儿童。
很快,有关部门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这10辆车将会有合法的牌照,但必须挂靠单位,戴上集体的“红帽子”。
在当时,私营企业受到相当多的政策性歧视,戴“红帽子”的现象相当普遍。张朝荣所经营的市政公用交通产业本身就属相当敏感的范畴,所以挂靠更加必要。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顶光彩的“红帽子”会留下巨大的隐患,曾一度使他的事业和人生走向冰点。
在几经周折以后,温州市鹿城运输总公司终于正式成立了,当时的注册性质是集体企业,资金是180万元人民币。主管单位是鹿城区工交委。
1993年2月19日,鹿城运输总公司正式开始营运。那一刻,漫长的等待在顷刻之间变成了一种醉人的回忆。中国公共交通体制改革的坚冰开始融化了一角,张朝荣就是砸开这坚冰一角的第一人。
鹿城运输总公司的加盟,使温州公交系统形成了竞争机制,改变了城市公交的面貌。不久,温州市政府领导又给鹿城运输总公司批了86台车辆的指标。
鹿城运输总公司的资本介入,还直接延伸了当时温州市的交通网络布局。1994年,公司投入23辆中巴开辟了“温州——茶山”的旅游专线。当中巴车开到茶山镇的时候,欢迎的鞭炮声足足响了1个小时。
从1993年到1995年,不足两年的时间里,鹿城运输总公司在张朝荣的带领下迅猛发展,车辆由最初的10辆增加到93辆,固定资产也从最初的180万元增加到800万元。
张朝荣的出色成绩不仅赢得了股东的拥戴,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许。他先后被推选为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市工商联执委、鹿城区人大代表。
“鹿运事件”使张朝荣的事业和人生走向冰点,为维护合法权益,摘掉企业的“红帽子”,在众多媒体支持帮助下,凭着一种理想和信念,他辛勤奔波长达五年
2004年10月15日下午,中华工商时报在北京举办座谈会,庆祝创刊15周年。张朝荣得知后,特意从温州飞往北京。他的到来,被当时中华工商时报称之为“千里谢情”。
此时的张朝荣声音低沉,但很激动,他对中华工商时报负责人说:“昨天晚上八点我才知道报社要开座谈会,我马上跟驻温州记者站站长联系,说无论如何今天一定要参加。为什么?因为中华工商时报给过我第二次生命。”
1992年,张朝荣成立温州市鹿城运输公司(简称鹿运)时,把企业挂靠在了鹿城区工交委下面,戴上了集体企业的“红帽子”。这一戴就戴出了天大的麻烦。1995年3月,鹿城区工交委突然接管公司,非法罢免了张朝荣的公司法人代表等一切职务,张朝荣投入的361万元资金眼看要打水漂了。
张朝荣到处申冤,但是接连碰壁,后投书中华工商时报。1995年4月27日,《中华工商时报》及时在头版头条刊发题为《“红帽子”戴出麻烦来了》的新闻,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
在《“红帽子”戴出麻烦来了》之后,《中华工商时报》又连续发表8篇系列报道,追踪事件进展。
报道的阻力很大。该报温州记者站站长叶正积说,当时明有当地政府官员的压力和暗示,暗有地痞流氓的恐吓和跟踪,但是,记者一直顶住压力追踪报道此事,共发表了十多篇报道,直到政府介入,张朝荣打了几轮官司,问题终于得以解决,不过此时已经是整整5年之后。 “流亡”了五年的张朝荣重新当上了董事长后,《中华工商时报》于2000年4月27日发表了报道《张朝荣重返鹿运》。
“我把这些报纸都带来了”,张朝荣用发抖的手翻出这些报纸,“我能有今天,是中华工商时报给我的力量,给我的信心。如果没有人给我说 话,那我就只能等死。《‘红帽子’带出麻烦来了》就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至今,张朝荣仍然清晰地记得,1995年3月,温州发生震惊全国的“鹿运事件”时的情景。
那是1995年3月16日中午,一封《关于召开鹿城运输总公司股东大会的通知》送到了张朝荣的手里,通知他去参加股东大会,这让他大惑不解。在公司里,他是最大的股东,而且一直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这样的股东大会自己怎么全然不知?
落座之后,张朝荣感觉更加异常。公司的36名股东有29名缺席,到会的连同自己在内仅有7人,其余有5人则是鹿城区工交委的官员。他发现一个既不是公司股东也不是区工交委领导的人神秘列席,使他更加感到意外。
会议以异乎寻常的方式宣布:罢免张朝荣在鹿城运输总公司的总经理和法人代表职务。由那位神秘人物顶替了张朝荣在公司的职位。与此同时,在29名股东缺席的情况下,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非股东以原始股大于50%股值入股。这将意味着公司的现有资产将会被非法转移,股东的权益将会遭受极大的侵害。不仅如此,非股东将通过股权来操控公司的命脉,几百名员工的心血将因此付诸东流。
面对这个精心策划的陷阱,张朝荣愤怒了,他用提前退席的方式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抗议。
这是一个生命的冰点时刻。
走在街道上,3月的温州依然寒风料峭,一阵冷风吹得他打寒颤。这一刻,他的梦想,他的事业,他的全部激情和快乐一起被剥夺了,他有什么错?张朝荣反复问自己,他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紧接着,在短短的几天里,新的公司启用了新的公章,更换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并将公司地址迁移到一个皮鞋厂内。
张朝荣忍无可忍,上书《中华工商时报》,对这次股东大会的召集程序、表决效力、新公章的启用等诸多问题提出了质疑,他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温州市股份企业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定。
当时的鹿城区工交委则认为,鹿城运输总公司注册的时候就是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他们免去张朝荣的职务完全是依据《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暂行条例》进行的。
一时间,“鹿运事件”成为整个社会争论的焦点。
长期以来,大量民营资本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得不戴着“红帽子”。“鹿运事件”的处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民营资本的走向和未来的命运。
正是由于这一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和普遍性,《中华工商时报》以来函照登的方式率先向公众披露了这一消息。该报记者还深入温州,一连采写了8篇关于“鹿运事件”的报道。同时,《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新华社内参》等多家媒体也以不同方式关注此事的进展。
在温州,“鹿运事件”更是掀起轩然大波。以当时的温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周方权,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市总商会会长李志远,鹿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朱道统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建言。
在北京,一批专家学者也对“鹿运事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所博士孔祥俊,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扬振山,中国政法大学经济系副主任隋彭生,原中国私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张厚义等。
事发后不久,当时的鹿城区人大常委会拟提请政府撤消区工交委的错误文件,但被告知,此事将先由区政府内部自己解决。
1995年5月,张朝荣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消对自己的不公正处理,但在起诉书送达18个月之后,法院仍对此事没有明确答复。
直到1999年秋天,在有关官员的重视下,鹿城区法院才受理了诉讼,鹿城区经委(原工交委)也将此事列入议事日程。经过体改委、工商局、交通局多方协调,鹿城运输总公司终于正名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是年12月底,张朝荣领回了自己失去了将近5年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00年4月5日,还原后的鹿城运输总公司举行了新一届董事会,张朝荣再次以最高票当选公司董事长。
在这5年里,张朝荣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好在历史是最严厉的考察官,它不像现实会为伟人讳,为名人忌,为权力饰……它会为所有人和事作出真实公平的评判。
现在回过头来反观“鹿运事件”,更有特殊意义。当时全国的民营企业为4万家左右,但不戴“红帽子”的只有三十五分之一,因而它触发了震撼全国的大反思,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保存了民营经济的火种。
走过雨季的张朝荣心情格外灿烂。他预感“鹿运事件”是一个有意义的征兆,它像走过黎明前的黑暗时刻的流星,预示着中国民营经济曙光时代的到来。因而,他孜孜以求的公交之梦燃得更猛、更烈!
公共交通事业是他永恒的追求和梦想,带着激情和梦想,张朝荣义无反顾地买断十堰市公交国有股权,成为全国首例市州级城市全城公交民营化改革的典型
张朝荣没有想到,圆梦时刻竟然这么快神奇般到来了。
2002年6月7日,由民建温州市委组织一批温州民营企业家,应民建十堰市委的邀请,来到了湖北十堰考察。
这是一个迷人的春夏之交,鄂西北的这座山城,似乎要向远方的客人展露她全部的曲线和魅力,夕阳下蜿蜒的山脊和孱流的溪水,让张朝荣心旷神怡,他一下就喜欢上了十堰。
十堰作为汽车城,公共交通道路质量优越。走在十堰的大街上,他发现,十堰市公共汽车装备比较落后,与宽广平坦的城市道路和美丽的市容极不相称。于是,他那个魂牵梦绕的城市公交梦顿时燃烧起来。能不能进军十堰市的公共交通事业?他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向十堰投入发展所必需的资金;他有丰富的市政交通管理经验,可以一举改变这座城市的交通现状,提高城市的交通整体功能和格局。
2002年11月28日,由在十堰投资的温州商人组成的十堰温州商会挂牌仪式暨十宝大酒店开业典礼在礼乐声中举行。这是温州和十堰民间交流的一桩盛事。来自杭州和温州的30多名企业家和十堰市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纷纷前来致贺。最引人注目的是十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光临。一时间,十宝大酒店高朋满座,宾主荟萃一堂。
十堰市委书记赵斌,市委副书记蓝官衡、关小兰、王铁军,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朝中、王启泉,副市长冀群风、胡仲军等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当天的座谈会。体现了十堰市委、市政府对温州商人来十堰投资的极大支持。
张朝荣应邀参加此次庆典。这是他第二次来十堰,离第一次民建温州市委组团来十堰考察已近半年。已经对十堰进行了反复研究的张朝荣此时敏锐地感觉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正在向他走来。
座谈会上,市委书记赵斌讲话以后,张朝荣沉吟了片刻,当场试探性询问:“赵书记,要是我来投资发展公共交通事业,行不行啊?”
这突如其来的提问,令在场者无不姹异。张朝荣想,如果对方回答含糊,一切后话不用多说。同行中有人会心地看了张朝荣一眼,他们知道,当着如此众多的商界名流和政府高层,他张朝荣向一方长官要一句准话——这正体现了温州商人特有的精明和干练!。
赵斌的回答毫不含糊:“行,怎么不行?!”当场就给张朝荣吃了一粒定心丸,让所有商界人士看到了十堰改革开放的决心和胸怀。
雷厉风行,立竿见影。第二天,市委几位领导以及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与张朝荣就公交合资一事进行了商谈,就一些关键问题达成了意向性协议。于是,一场关于中国民营资本和市政公用事业的碰撞,就在鄂西北汽车城展开了。
就在这个意向协议签订才13天的2002年12月11日,十堰发生了震惊京城、省城的“公交风波”。
当日清晨6点许,十堰市党政主要领导几乎同时接到报告:市公交公司全体职工集体罢工,372台公交车辆全部停运!
从该市的汉江路到人民路,从车城路到朝阳路,从车站路到武当路,22条公交线上没有一辆公交车运行。很多候车上班的工人滞留在站台上不知所措。
在六堰、五堰、张湾等繁华路段,公交公司的部分职工在主要交叉路口阻止车辆通行。不一会,马路两边聚集了上万人,有的在议论,有的在嚎叫,有的在打电话……整个城市的空气顿时紧张起来。
全市公安干警和保安队员紧急出动,到马路上维持秩序。
作为东风汽车公司所在地的十堰,全城公交陷于瘫痪,消息很传到了省城武汉,传到了首都北京。
省委、省政府火速发来传真,要求十堰公交尽快恢复营运。
几乎同时,国务院发来传真,要求十堰公交尽快恢复营运。
国务院传真件特别强调,若不设法尽快恢复公交畅通,影响东风公司生产和社会稳定,地方主要领导即引咎辞职!
清晨,十堰市委书记赵斌与几位市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匆匆前往察看几条重要公交干道。看到城市交通几乎全部瘫痪;一些市民流露出忧郁的眼神;一些人在挥着旗帜、扯着标语漫骂呼叫:
“赵斌把公交公司卖给温州商人了!”
“让赵斌滚出十堰!”
当日上午,察看完公交干线的几位市领导迅赶回市委办公大楼,召开市委常委(扩大)紧急会议,通报情况,统一思想,部署工作。到会的市委、市政府领导一一发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举手表决,一致认为,改革必须坚持,改革必须推进!
当天晚上,十堰市委、市政府所有领导以及市改制指导小组全体成员,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市建设局机关全体职工一并出动,分片分组到汉江路、火车站、白浪三个车场以及主要交通要道,宣传政策,疏通人流和车流。
官方的决心和诚意终于感动了市公汽公司的职工。
当夜23点,一位老工人带头表了态。他对仍然在现场做说服工作的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启泉说:“王市长,你啥也不用说了,明天我按时出车!”
2002年12月12日凌晨,市公汽公司三个车场全部正点发车,恢复营运。接到报告,彻夜未眠的市委书记赵斌长长地吁一口气,他走到窗前,向东方眺望,一轮红日,正在穿过稀薄的云雾冉冉升起。
这是一次政策与资本的碰撞,也是一次旧观念与新理念的碰撞。同时,更是体制的变迁和利益重新调整的碰撞。
十堰市公共汽车总公司成立于1968年,职工近2000人,公司拥有营运线路22条,营运车辆372台,尽管每年有一定额度的财政补贴,但是截止1998年仍然累计亏损2700万元。近几年虽然形势有所好转,但仍是明盈暗亏。这充分说明十堰公交像其它城市公交一样存在着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依赖财政补贴,缺乏发展资金。
十堰的决策层认为,公交改革不仅是一个行业的革新,也不仅是改善十堰市民的乘车环境,建立公交大网络的需要,关键是以此触动那些已经锈蚀冰结的旧机制,冲破十堰改革开放的坚冰,带动整个十堰经济的发展和腾飞。
面对职工的各种顾虑和情绪,张朝荣表示了他的诚意。他向干部职工以书面形式庄严承诺:职工不下岗,工资不降低,优秀管理人员不设年龄限制,承担政府要求的全部社会责任和义务……
刚刚到职不久的市长陈天会对这次改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他带领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到公汽公司各场、站、班、组宣传改制政策,促进思想观念更新。
2003年1月4日,建设部颁布《关于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参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这和十堰市正在推进的公交改革不谋而合。
2003年2月18日,十堰市公汽公司举行职工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改制合资方案。3月22日,市长陈天会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同意了这个方案。
3月24日,张朝荣的温州市五马汽车出租公司与十堰市政府正式签订收购协议。
按照协议,十堰市政府所持有的国有资本全部退出公交公司,张朝荣以2320万元的价格收购国有净资产;新公司成立后,张朝荣持有68%的股份,32%的股份由原公汽公司职工持有。
同时,新公司以每年800万元买断十堰市22条公交线路18年的特许经营权。
后来,因部分员工股退出,张朝荣不断投入新的资本购置新车和设备,使张朝荣实际所持股份上升为95%。目前,新公司净资产达2亿多元。
从此,张朝荣的事业与日中天。在温州,他有五马汽车出租公司和鹿城运输总公司。现在,他的触角已经伸向湖北十堰,将这个市州级城市全城公交经营权买断,成为第一个在公交领域吃螃蟹的民营企业家。
十堰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的挂牌成立和十堰市外国语学校的创立,标志着民营资本引领公交改革新时代和民间资本、社会教育资源的成功整合,标志着张朝荣人生和事业的辉煌
2003年4月17日凌晨5时,天色还是微白,25台刚刚驶下生产线的豪华大巴,从杭州东风客车厂鱼贯而出。车是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北十堰——一座因“中国二汽”而蜚声海内外的城市——进发,并将迅速融入十堰的公交车流。这是张朝荣投入他的即将挂牌成立的新公司的第一批新车。
几乎与此同时,原本在公交行业并不起眼的十堰,已经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当时浙江和湖北两地媒体争相报道:2003年4月29日,十堰市公共汽车总公司将脱胎为一家民营企业,由此,十堰全城的公交业将整体易手,被温州商人张朝荣买断。在整个中国,全城公交民营化,十堰是首例。
2003年4月19日,十堰公交的新“东家”、温州商人张朝荣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更新车辆,是我的第一个动作。”
2003年4月29日,柳风习习,春光明媚。简朴的仪式在新的公司办公大楼前举行。
十堰市委书记赵斌宣布,十堰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这是中国市政公用事业史上尚无先例可循的大事。那一刻,一个53岁的汉子差一点掉下了眼泪。是兴奋?是激动?是憧憬?是责任?都是,又都不全是。他就是张朝荣,那个为公交梦在温州、在十堰引起轩然大波的张朝荣,那个因为公交梦而引起新华社内参和众多媒体关注的张朝荣。
如潮的掌声响起来,他紧紧握住了前来致贺的贵宾的手。他发现自己的握手比以前更有力。他用这种最传统的礼仪向每一个来宾致谢。他眸子里闪耀着精明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位嘉宾。
这次改革意味着中国进入一个新公交时代:非公有制经济的合理介入和新一代企业家的科学管理,一方面,从客观上根据市场需求,使技术、装备得到快速调节和升级,另一方面,从主观上讲,积极的创新管理,形成了以公交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宗旨的大服务意识,由此改变了公交垄断的诸多弊端。
公司减少了中间管理层,优化组合人力、物力、财力,引入充满活力的用人、分配、营运、服务、财务成本管理新机制,创办了广告公司、旅游公司、物资公司、快餐公司等第三产业,努力倡导“公交服务、追求进步”的服务理念,打造“团结、务实、改革、创新”的企业精神。
为了加强公交设施建设,集团公司投资6700万元购买了198台空调豪华大巴,相继投入到4路、5路等7条线路上营运,成立了女子品牌线路,公交这个城市的窗口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公司还对部分站廊、路牌进行了整修,对物资公司等20多个办公楼进行了
改造,大修车辆23台,报废整车200台,架设了电线电缆,增添了多种类办公用品。
公交集团不但以完善的服务监督机制促进优质服务,还大大提升了公交科技含量。车辆监控系统、电子显示屏、荧光电子线路牌等高科技车载设备正逐步向全线推广。
新的公交集团公司成立以后,各项公交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成效显著。2003年,公交集团实现经营收入6434.23万元,同比增长23%,完成营运里程3087万公里,增长12%,实现利润106.3万元。2004年实现经营收入7819.3万元,实现利锐598.05万元。2005年确定了实现经营收入1.01亿元的目标。
现在,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公交呈现在十堰市市民面前,成为十堰市大开放,大发展进程中的一棵璀璨明珠。
温州商人张朝荣无疑是成功的。作为成功人士的张朝荣,他深知,他的成功,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政策,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理解和信任,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因此,他怀有一棵真诚感恩的心,他和他的公交集团公司,在努力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真情回报社会。近年来,公司向十堰光彩事业捐款100万元;为环卫部门出资80万元购置垃圾桶200只;顶住空调车高成本运行的巨大压力,暂缓车票调价,让利于广大乘客;调集车辆和人员免费为市内大型活动提供服务;忠实履行8项免费乘车服务职能;发售困难职工和学生月票。 这一系列措施,树立了民营公交的良好形象。
为了更好地回报社会,他还将他的事业拓展到教育领域。在十堰市原有民办英华学校基础上,十堰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独资买断资产,兴办全市首家民办中小学,创立了十堰市外国语学校。
新的学校,新的面貌,新的理念,全部贯穿和体现在“以人为本,质量第一,面向世界,厚德成才”的办学方针之中。张朝荣投入巨大财力,使民间资本和现有社会教育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再一次实现了他投身公共、公益事业的梦想,再一次雄辩地证明了他的非凡胆识和魄力。
他在十堰市外国语学校兴办的“宏智班”,免费为贫困失学儿童提供食宿,减免一切学习费用,意义更是非同寻常,赢得了全社会的赞许。
中央电视台一套《见证·影像志》栏目、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以及《名牌时报》、《管理家》等众多媒体纷纷对张朝荣的事迹进行重头报道。
作为企业家、改革家的张朝荣,他总是站在时代前沿,从青年到中年,从温州到十堰,不断地奋斗,不断地超越自我,以智慧和实力赢得喝彩者的掌声。城市公交梦是他永恒的追求,兴办教育则是他对社会的激情回报和真诚奉献,他把融入中国公交、公益事业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将自己的财力、物力和精力发挥到极致,从而创造了一个民营企业家生命的价值和辉煌。
作为温州商人的张朝荣,他的市场直觉始终和社会公共事业、公益事业的特殊性直接碰撞。在碰撞之中,他历经曲折与沧桑,酸涩和艰辛;在碰撞中,他一次次地收获了成功,也一次次地陷入悲情的角色。生命中的一个个冰点时刻,曾经那样刺痛一个热血男儿的激情。这是改革者、先导者的付出和代价,正是这种付出和代价,赢来了张朝荣的人生和事业的辉煌。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在我们这个复杂纷纭的社会,正是无数象张朝荣这样的社会名流,用他们个人的付出和代价降低了社会变革的风险,推动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2005年3月于十堰,2005年5月修改于武汉)
上一篇:落在故土的雪
下一篇:借得春绿染山乡(报告文学)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