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年会启动仪式上的演讲
尊敬的于群副主席,凯天会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青少年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感谢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信任,让深基会作为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年会的承办方,让我来担任年会启动仪式的演讲嘉宾。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年会了,感觉和第一次在中山举办的年会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点是一样的大湾区,一样的青少年朋友,一样的公益主题,一样的热烈氛围;不同点在于这一年我们经受了疫情的考验,虽然考虑防控疫情因素现场的朋友们人数不及去年,但是通过腾讯的互联网平台支持,我们把本次年会的交流延展到屏幕前数十万的青少年朋友们。
我今年五十岁,按照联合国人类年龄划分新标准,我还是青年人。当然,类似的话多数人是当做玩笑来说的。事实上我觉得我还很年轻,我酷爱户外运动,这几年仍在坚持爬山,徒步横穿过大漠戈壁,甚至穿越过真正的原始森林;作为一名全职公益人,我全身心投入为推动基层社会进步的创新公益实践之中,每天早上起床,我都有一种隐隐的喜悦感,觉得有很多的事等着我去做,浑身充满了力量;我还是一名大学老师,为了不辜负三尺讲台和学生的目光,我仍在不断地学习,有严格的读书计划,每个月要求自己读完三本新书;我最近又多了一个身份,畅销书作家,我写的书上市刚一个月,在还没有开新书发布会的情况下就卖了十多万册,已经断货两次了,出版社紧急加印了三次,网上甚至出现了两个盗版;我自己的规划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等待今后的岁月中去实现,那就是成为一名旅行家……总之,我还有很多的梦想。还记得三十年前读大学的时候,听得见自己的骨头在咯咯作响的感觉,这种年轻人特有的成长感,我现在仍然强烈地感觉到。所以,我真的还是一个年轻人。受邀担任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年会的演讲嘉宾,我很愿意。
我今天想跟青少年朋友们分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时代,二是关于远方,三是关于成长。
我相信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少年能形成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我们正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由计划驱动切换成市场驱动,再到价值驱动,粤港澳大湾区是最大的受益者。美国的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日本的东京湾区和我国的粤港澳大湾区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旧金山湾区以科技领先,东京湾区以产业闻名,纽约湾区以金融著称,而粤港澳大湾区则集中了金融、产业、科技,是世界四大湾区中人口最多、经济增速最快的湾区。这里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是科技创新的源泉。
但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少年,除了看到眼前的繁荣和精彩,我还希望大家能够用目光去触摸远方。
那么远方在哪里呢?
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刚刚参加过两场战役的体会。战役,你没有听错,我用的就是战役这个词,虽然没有硝烟。我相信大家从这两场战役中能看到远方。
一是过去这一年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深圳的公益力量在这场战役中全力以赴,其中腾讯更是全国公益力量迎战疫情的龙头。我作为一名疫情爆发初期被困在湖北的公益人,带领我的团队第一时间积极行动,为抗疫前线筹集防护物资,为全国各地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提供后勤支持,关爱疫情严重地方困难群众的生活,做了一些事情。虽然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不敢说这场战役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们中国已经很大程度上有效控制住了疫情。我十二天前在武汉出差,看到灿烂的樱花和摩肩擦踵的人群,内心充满感慨和自豪。可是大家知道我们这个阶段性胜利是怎么得来的吗?除了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最重要的因素,是在抗击疫情前线大量的医务人员、人民警察、基层干部以及公益人前赴后继的努力奉献甚至是牺牲。十二天前,我就在疫情爆发之初壮烈牺牲的武汉协和江北医院医生夏思思烈士家里,她的父亲夏书祥是一名老军医,一年多过去了,讲到女儿在战场上的细节他仍然老泪纵横,他说思思感染后本来是可以住进自己所在医院ICU的,但是面对当初感染者众多的沉重局面,思思主动让出了进ICU的机会,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夏书祥哽咽着说女儿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为女儿的选择自豪;江苏的公益志愿者许鹏,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前线,牺牲在运送抗疫物资的途中,他跟家里的最后连接,停留在给年幼儿子的信息“儿子要乖,爸爸去武汉打怪兽”……这些为众人抱薪的英雄有多少呢?据抗击疫情后期媒体不完全统计,在抗疫一线牺牲的英雄就有460多人。
从去年三月十八号开始,我创立的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联合上海沿海建设、澎湃新闻、赠与亚洲,发起了公益项目“传薪计划”,致力于为抗击疫情一线牺牲的英雄们的未成年子女提供长期的教育陪伴关怀,除了每年给宝贝们一定的教育金支持,我们还有九个方面的长期成长陪伴关怀项目。我这个未成年的标准是22岁,也就是大学未毕业之前。截至到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21个省市自治区的163个薪火宝贝,其中未满周岁的宝贝就有7个,所以我们这个项目真的要做22年。
我参加的第二场战役,是我们国家这些年举全国之力打响的脱贫攻坚战。相信大家每个人对抗击疫情战役的严酷都能感同身受,但是很多青少年朋友可能对脱贫这场战役感受不深。十年前,我在一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任县委书记,全县50万人,当时还有16.7万人在贫困线以下,贫困人口占全县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当年的贫困线标准是年纯收入2300元以下。那个时候,全国的贫困人口是9899万人。到上个月,我们国家已经整体上告别了贫困。这十年,我们国家的扶贫攻坚战役,是一场人类宣战贫困的浩气长歌。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黄金岁月里参与了这样一场伟大的战役。我过去任县委书记时,带领全县老百姓做了一些精准扶贫的创新探索,得到了国家的表彰;后来辞职投身公益,发起“联爱工程”公益项目,初心就是为民服务,为国探路,通过对实验地区儿童白血病的兜底治疗,建立数据库和模型,从患者服务、医生能力提升、药物政策完善等三个角度,探索因病致贫这个社会难题的规律性解决办法。我欣慰的是,作为一个从偏远贫困山村走出来的年轻人,我没有忘记自己低在尘埃的过往,没有忘记那些曾经照亮过我的光,我在这场史诗般的战役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我在辞去县委书记职务时跟全县老百姓的告别信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敢说自己不负苍生,但我敢说自己不负本心,敢说自己已经拼尽全力。不负本心这一句,我在投身公益四年之后,仍然敢说。
如果要和青少年朋友一起对这两场战役总结一个共同的关键词,我想用“远方”。
先说传薪计划。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也有人说,这些牺牲的英雄家庭国家有政策抚恤,作为社会公益组织,筹集一点钱,表示一下尊敬,就可以了,没必要做得太细太深,教育成长陪伴这种事做起来很琐碎也很难。再说随着疫情热点过去,也不会有多少人继续关注这些人。我不认同这种看法,我觉得对于这些为众人抱薪而倒在风雪中的英雄,只是简单象征性地表示一下支持,普通民众这样做也挺好。但是如果作为职业公益人,只是站在时代的风口上喊一嘴,趁热点找公众筹一笔钱,到英雄家里表示一下,照张相,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样做,用我们的标准来衡量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对的。
这些英雄之前我并不认识,对我来说,他们在远方。但是他们在灾难面前勇敢无畏的牺牲,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他们是为我们大家牺牲的,就是为我牺牲的。于我而言,他们曾经远在天边,现在远在天堂,但是他们又离我很近,近在我的心里,我必须为他们做些什么。我在想,如果,我是说如果,英雄们在离开人世之前,如果上天给机会让他们再说最后一句话,我想他们一定会说,请帮忙照顾我的孩子!我听到了来自远方的这句话,所以我必须要行动。我要把传薪计划做成一个为社会做出了特殊贡献的英雄家庭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的样板,让传薪计划成为一种可以复制的模式。我们的国家多灾多难,我们从来不缺少在灾难面前逆行而上的英雄,他们的精神需要被铭记,被传承,我们公益人有责任代表社会,为那些崇高的牺牲做一些补偿。
再说联爱工程,这些年我背着包,挤地铁,坐公交,拿着一沓一沓的资料在繁华的都市穿行,到处去宣讲自己寻找因病致贫社会问题解决办法的理想,躬着身四处筹钱,然后到远方的欠发达地区去帮助那些白血病患儿,去帮助那里的医院建立儿童血液科,让孩子们在本地能治,不用背井离乡去大城市治病,去联合大学和研究所进行儿童白血病药物的卫生经济学评估,推动治疗儿童白血病的新药好药特效药尽早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这些事也不容易,没有人逼着我干这些事,但是在我自己心里,这些远方的孩子,他们期待的目光即使比远方更远,也能拉住我的心弦。
讲到这里,大家能明白我讲的远方在哪里了吗?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带给我们巨大福利的同时,它扬起的灰尘也遮掩了少数弱势者的身影,它隆隆的声音也盖住了那些弱势者的叹息。当我们除了自己的一日三餐,除了自己的升学进步,除了自己的金钱房屋,心里还有跟我们的日常生活不那么相干的这个社会的弱者,还有时常在发生的人类世界的灾难,还愿意去看见,愿意去听见,愿意去行动,你就是一个拥有远方的人。远方并不遥远,它其实就在我们脚下,就是我们的信仰。
最后跟大家分享几句关于成长的体会。
三十年前大学时读到过的罗素的这段话,我一直共鸣到今天。“有三种简单而又强烈的情感支配者我的人生,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于弱势者的苦难难以遏制的同情心。”
现在的中国,一方面经济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有贫富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这个词,背后所蕴含的,可能就是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医疗不均衡、教育不均衡。
差距和不平衡导致每个人所处的势能状态不同。而公益就是一项和谐又科学地将社会高势能区间的能量搬运到低势能区间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每个在高势能区间的人心存远方,看到社会势能的差距,感恩自己的所有(无论是财富上的,地域上的,认知上的,还是情怀上的所有),同理别人的所无,愿意向弱者伸出帮助之手。
我这几年还有另一个在做的公益项目是资助西南山区的孩子们到深圳的游学夏令营,帮助这些从未走出过大山的孩子们出来看大海。项目的名字叫“读书,带我去山外边的海”。 项目的缘由就是我认为我这样一个“来自于山里但又看过了海的孩子”,有责任回到山里去让更多山里的孩子有机会看到海。这山和海的距离就是我所说的远方。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孩子们, 你们比我幸运。你们当中很多人可能一出生就在海边,从来没有在山里生活过。但这一点都不会影响一个有情怀的孩子在心中有远方的山,去帮助那些山里的孩子出来看你们每天都能看到的大海,不是吗?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社会问题,需要每一代中的优秀年轻人去解决。看到需要改变的地方,我们要抓紧时间做起来,因为服务对象等不起。
我希望你们这些有责任感的青少年,能够头顶有星空,脚下有泥土,心有弱者,胸怀苍生,我们一起为更美好的社会去行动。
最后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和青少年朋友们共勉: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