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10日,是教师节,也是她调出瑞安中学,到广场中学任教的第一个教师节,她又回到教学一线,教七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课,又开启了担任班主任的美好时光。要知道,她已经在教育系统摸爬滚打了26个年头,特教、小学、初中、高中,她都经历过。每一段里程,她都看作全新的开始。无论是寂寂无名的特殊学校,还是声名显赫的重点高中,抑或童真、纯洁的小学、初中,她都辛勤付出,踏实走过。
她,曾担任22年的班主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她,二十多年笔耕不辍,在文字的行走中感知家乡温情;她,积极参与筹建乡贤馆,用文字记录家乡历史,推动家乡文化发展传承……她就是热爱教学的初中语文老师,助力家乡发展的新乡贤,也是著作颇丰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金春妙。
一腔园丁情,培育学子成栋梁
“不必用堆叠的荣誉来证明教师的成功,班主任的光荣就印刻在学生的记忆里。”这是金春妙老师的格言。在22年既教语文又担任班主任的工作中,她始终对学生充满温暖与关怀,始终笃信成功的教育必须要育人先育心。
从站在讲台的第一天起,金春妙的育人理念是培植生命,平衡生命,拯救生命。教学中,她会带着学生去她的老家南滨街道春游,自掏腰包到林垟街买油卵请全班孩子吃;会热心联系当地高则诚纪念堂负责人带孩子们前去参观;还会利用自己文学上的优势引导学生,她班里许多孩子曾在全国、省级、市级作文获奖。
金春妙是家访专业户。当了22年班主任,她经历过无数次的家访,足迹洒遍瑞安的各个村落,通过家访,她能更准确地把脉到每个孩子的内心。
“曾经我班里的一个小孩,很内向。后来在家访中我了解到,他是单亲家庭,母亲独自抚养他长大,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孩子也有点自卑、有点敏感。” 金春妙回忆,于是,她在平时教学中格外关注这位孩子,给予尽可能多的鼓励,也鼓励其他孩子跟他做朋友。金春妙还会在过年前的家访中,为孩子买上一件冬衣。
一件冬衣并不值钱,但孩子收到礼物时的惊喜和感激,金春妙现在都还记得。“予人以善者人以善予之。”金春妙说,后来那名孩子考上好大学,还专门跑来告知我喜讯。
这样温暖的事例在金春妙的教学生涯中还有很多很多……工作之余,金春妙还把家访经历写成一篇篇随笔,如《风中等待的身影啊,期盼流转的目光》、《橘黄色的光晕,暖暖的》《记忆中的父爱还会重来吗》……家访手记两次获得瑞安市德育论文一等奖,读书征文两次获温州市一等奖。
2018年,她调入瑞安中学后离开了教学一线,在校办从事宣传工作。今年9月,她调到广场中学,又回到了教学一线。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坚持用笔传递社会的正能量,为家乡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一部《高明传》,精神引领照人心
金春妙从19岁开始发表作品,二十多年笔耕不辍,她执笔创作的长篇传记写家乡南滨街道名人南戏鼻祖高则诚的《琵琶情-高明传》,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重点出版工程,引起全国媒体关注,中国作家网、新华网等各大网站转载好评。
2013年8月,为更真实地触摸600多年前高明生活的地理环境,金春妙和另两位合作者从瑞安阁巷高则诚纪念馆集善院开始,历经丽水、缙云、义乌、杭州、绍兴、慈溪、宁波、鄞县栎社、嵊州台州等地,绕着浙江省探寻高明的生前足迹。
寻踪期间,她曾路遇暴雨,驾车行驶在一片白茫茫雨雾的高速上,能见度几乎为零,她只能紧握方向盘,战战兢兢地驶离暴雨地带。类似境遇颇多,她咬紧牙关一一克服。
许多城市的博物馆留下了金春妙的匆匆足迹。一只瓷碗,一个带钩,都是创作的元素,亦是她寻访的脚步的见证……一年后,她又北上“元大都”和“元上都”寻找高明生活的时代背景,通过那毫不连贯的蛛丝马迹,触摸高明生命的温热。
“那段时间,白天有着繁重的教学工作,到了晚上还要挑灯夜战写作,整个人非常紧绷。”金春妙说,紧张和劳累让她不堪重负,她曾一度盼望能早点把高明写“死”,他“死”了,她就解脱了。
然而真正写到尾声高明“死”去时,她崩溃了,坐在电脑前嚎啕大哭。她在键盘上敲出高明死在荒凉古道上的情景,悲到极致;与此对应的场景是高明创作的《琵琶记》正热闹上演,欢到顶端。
“死”与“生”对比,“悲”与“欢”相衬,“孤坟”和“欢场”呈现,她借用了高明独创的双线结构叙事方式。一边流泪,一边欢笑,疯疯癫癫,虐心到极致……
2015年,《高明传》顺利出版,金春妙如释重负,同时她也感悟出,写作的真谛就是在寻找中接近真实,在真实中雕刻细节,在细节中注入情感,在情感中超越现实。最终,让生命之光穿透时空的阴霾普照人心。
一位新乡贤,助力南滨新发展
2020年11月25日,因文采在南滨小有名气的金春妙担任了南滨街道新乡贤联谊会副秘书长。此后,她对家乡的关注度更高了,时时不忘反哺家乡。
2021年1月,在市文联、市作协和南滨街道办事处牵头下,金春妙负责编印《魅力南滨》,从采风、汇稿、编辑、印刷,她一丝不苟,协商、沟通各部门,倾心倾力。这本书历时半年,于7月1日前印制出来,作为南滨街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展示了南滨街道的历史沿革,展现了南滨街道“南戏、水乡、湿地”三张金名片,囊括了南滨的前尘往事。
2021年暑假,在南滨乡贤联谊会会长项建忠的带领下,金春妙前往曹村乡贤馆取经,参与布置南滨街道乡贤馆,提供图片、书写图片解说。在执行会长张中娒引领下,她还参与南滨街道新乡贤基金章程修订,并担任南滨街道新乡贤基金会副秘书长一职。
2022年世界读书日,她积极参与南滨街道“千年古县诵读有声”读书节活动,为家乡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助力。6月底,她和南滨街道工委书记竺成伟一起陪同孙诒让教育思想研究会理事会走访林垟金嵘轩故里、伍献文故居等地,为宣传家乡文化,挖掘家乡文脉乐此不彼。
作为一名写作者,金春妙的写作离不开瑞安,更离不开家乡南滨街道。她把对家乡的爱藏在文字里,写出了流传颇广的散文,《南宋红人“叶适”》《林垟,在河之洲》《千古琵琶高则诚》《故乡的河》《陌上花开》《端午的味道》《那一年,我们一起》等文章在国家、省级刊物刊登,正面宣传了家乡,记录家乡历史,推动家乡文化发展。在她的影响下,南滨的写作爱好者成群体化发展,宣传南滨全面开花。
【人物名片】
金春妙,女,浙江瑞安市南滨街道林北村人,出生1979年6月。南滨街道新乡贤联谊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入选浙江省“新荷计划人才库”人才,瑞安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在各类报刊发表作品200余万字,著有《琵琶情-高明传》《老树咖啡馆》《散在时光里》《走归》《在寂静中倾听》等,其长篇小说《老树咖啡馆》和中短篇小说集《走归》入选瑞安市宣传部精品扶持项目,《琵琶情--高明传》获温州市五个一工程奖;在教学上,曾获全国优秀指导师、温州市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以文字怀念和感知家乡的温热
发布时间: 来源:本网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