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湖北青年新锐作家李燕玲散文集《爱我你就抱抱我》,日前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
李燕玲,女,笔名碧草绿萝,湖北省孝感市人,大学毕业后前往孝感所辖的应城市工作,现为应城市某中学高级教师。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她笔耕不辍,散文和微小说散发于《中国岚文学》《当代文学》《精短小说》《微篇小说》《国际日报》等刊物,其作品多次获奖并入选年度选本。先后加入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和湖北省作家协会。
李燕玲散文集《爱我你就抱抱我》由孝感市文联调研员、孝感市作协主席刘碧峰作序。
序
刘碧峰
此前我与李燕玲并不熟悉,未有过文字交往,似乎也未曾谋过面,倒是她作为孝感人在我的家乡应城工作,我却客居孝感,我们互为半个老乡,也算一种别有意义的缘分。因此,当友人发来她的散文书稿,邀我写个小序的时候,我很欣然地应承了下来。
2020年春天以来,因为疫情的关系,我的心绪一直处于不宁之中,一方面是担心疫情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巨大影响,一方面是种种的担忧与恐惧,盼望着疫情快快地过去,也盼望着多多地听到好的消息,收到李燕玲的书稿,当然是极好的消息之一了。在我看来,这时候能够拿出这么一部沉甸甸的书稿来,体现出的是作者积极面对生活、乐观笑迎人生的平和心境,传达出的是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进取的励志精神,正因为持有这样的心境和精神的人的普遍存在,使我们战胜疫情具有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从内心里感到这是个好消息,并为之兴奋的缘由。
在兴奋中我读完这部书稿,我感到我们虽未谋面,但却从她的字里行间能够体会到她是一个细腻的性情中人,她的文字,是那样的朴实无华,语意丰沛;是那样的相映生辉,滋养人心,没有华丽浓艳的过多修饰,也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大多是对乡土、对友情、对家庭、对生活的感触、理解、挚爱与愿望,没有刻意为之的印记,更没有虚无缥缈的痕迹,有的,只是淳朴自然与真性情。
普希金有句名言:“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终将成为亲切的回忆”。普希金的这句话,几乎就是李燕玲作品的真实写照。在本书中,李燕玲的笔下,几乎都是已成过去的生活,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无论是游踪所至的山山水水,还是同事的成就或者学生们的学有所成,在她的娓娓叙述中,是那么浸润人的心灵,感动人的肺腑,也成为读者的一份亲切的回忆。
也有人说,散文是一种侧重于内心感受的文体,制约这种感受除了伦理的标尺,更应强调在美学和哲学层面上的审美标准。这话说得有点玄,但也确是衡量散文水平与好坏的一个基本点。我们看李燕玲的作品,她笔下的疫中生活几乎有一点闲适,她写亲情、友情、爱情及婚姻与家庭,颇有《浮生六记》中的那么一种趣味,她对学生的循循善诱与鼓励帮助,让学生们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这一切无不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她浓烈的内心感受,让读者自觉地坠入她所营造的美学和哲理的氛围之中,从而给人以深深的感染。
基于这种认识,我以为李燕玲的这部文集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即另一种风格的抗疫叙事;诉说不尽的爱情、亲情与友情;多重叙事角度下的游记抒怀;辛苦并快乐着的教书育人写实;富含哲理的语言与积极阳光的心态。
说李燕玲的抗疫叙事是另一种风格,当然是与当前抗疫作品中的主流写法来比照的。在这部集子中,这方面的内容占比不大,但很有特色。她没有从宏大叙事或慷慨激昂中去着眼,而是立足于自己的体验,写母亲竭力弄出各种花样的吃食改善疫中的生活,在后院跳广场舞健身,写每晚陪着母亲看电视聊天,写先生练毛笔字,自己看书,女儿画画等等所谓“细事”,展现出一种从容应对,淡定平和的风貌,正所谓不添乱就是为抗疫做贡献,作者甚至还有“意外收获”,感慨地说疫情中人们更加专注于与家人相处,做家务,不再没完没了地进行无效交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坏事变成好事……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抗疫叙事不同于他人的叙事风格。
对于爱情、亲情、友情的描写,是本书占比较大的部分,也是最见真情、最为感人的部分。作者笔下的情爱描写,不追求轰轰烈烈,也不见特别的事件与奇遇,都几乎是日常之中你我他都曾经亲历、亲见、亲闻过的一些凡人小事,但经笔者的深情演绎之后,几乎都有令人铭心刻骨的震撼,这当然是作者凝情于笔端,用心于抒意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作者的爱情观朴实真挚,不慕浮华,她很满足也很自豪地告诉我们:“平凡的我收获的爱情可能并不轰轰烈烈,但足以幸福一生”并发自心底里呼吁人们为自己仅有一次的人生,爱我所爱,好好燃烧一次吧!这种只要有爱,无所谓付出的心理,对家庭与婚姻的美满幸福,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作者笔下的爱情描写(包括描写父亲藏着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和情书的细节等等)为什么感人、引起共鸣的原因之所在了。本书的亲情与友情的描写,亮点纷呈,比如记述一个爷爷为满足孙子希望得到礼物佩奇而费尽心血去寻找的那一种生动;比如送平常但实用的礼物给母亲,母亲心满意足的那一种淡定;比如描写亲人之间的“爱我你就抱抱我”的那一种境界;比如用“妈妈的味道”去精心呵护孩子和学生的温暖以及诚挚的同学、同事互相牵挂、心心相印的关爱等等,无不让人读了深受感动,难以忘怀。
游记文字在本书中也有一定的分量,作者并不是以写名胜之地来增添自己文字的“厚度与重量”,而是在“眼前的美景”中,以多视角的叙述手法,使其笔下的景致乃至足迹所至,给人以心旷神怡、浮想联翩的享受,她以写景怀人的方式给我们一个别样的莫愁村景致,以写景抒情的方式给我们一幅浪漫的北山乌桕画图,以写景叙事的方式给我们一个F家儿子上网课的背影,以写景言志的方式给我们一个经历无数冰雪雨霜磨砺的一株树干……确实,李燕玲的游记文字,在艺术的追求上显示出了别样的风采,增添了人们阅读的趣味以及无垠的思绪。
在本书中,李燕玲收入了一部分反映教育教学事业和学校、师生成就的纪实文字,这部分文字虽然相对于其他作品,容易让人有文笔稍逊之感,其实,恰恰是这部分文字,更有利于展现作者的情怀,她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同事们的奉献精神鼓与呼,为学生们的成长呕心沥血,为教育事业的振兴由衷地高兴,因此,这些文字,是展现李燕玲写作风貌和内心世界的另一个侧面,不可忽视。
最后我想说说这部文集所展现的富含哲理的语言和积极阳光的心态。我曾经在为应城另一个女作家贾玲莉的散文集写序时,称道过贾玲莉的阳光心态,今读李燕玲的作品,我同样为她文字中所展现出来的那一种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心态所叩击和感动,她说我坚信,无论是女儿,还是我自己,都会变得越来越好;她认为无论你怎样努力,总会有人说你不好,你不可能受到所有人的欢迎。但只要你尊重自己的本心,做自己觉得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你的人生就无比丰盈美好。我想,有这样的心态,人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不能过去的坎,基本就没有了。而同时,这些文字,又都富含深刻的哲理,更使人难以忘怀。李燕玲作品的哲理性,都是自然地流露,几乎是完全的有感而发的,她说母亲的美用眼睛看得到,用舌尖尝得到,用耳朵听得到,这是多么平实的文字,可又有多强的哲理啊!她没有着意去刻画,仅用几个意象就烘托出来无穷的韵味,这是颇需独特感悟和艺术功力的。再比如再平常不过的这句话:“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和“生活是门艺术,不仅需要身体力行地实干,更需要智慧用心经营”这句也是平常的话,进行了生动的互释,其哲理更显得平凡中见深刻,普通中见深义,使文章更富有打动人心的内在力量。
李燕玲的作品,其创作特色和艺术成就,当然不是我这篇小序可以概括的,我这里只不过表达一点盲人摸象似的个人读后感,书中的珠玑还需读者朋友们自己去发现,去淘取,去采撷,正如李燕玲谈读书时所说的那样:丰盈内心,滋养灵魂。